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1版:郑州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故事勾勒郑州的城市神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用故事勾勒郑州的城市神态
“郑州故事”征文比赛昨日颁奖,社会各界探讨“郑州特质”
  部分获奖作者。 晚报记者 张翼飞 图

  郑州故事征文

  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宋致和《走马上任当市长》 王均智《我给郑州人民打工》 王辉《非常时期的非常工作》 魏巍《郑州,我可爱的故乡》

  二等奖 王剑冰《遥远的雷声》 王振州《千年沙城舞绿城》 王功成《一瓶饮料一生爱》 张国源《住房进行曲》

  优秀奖 申剑《一夕是千年》 张惠平《团戏》 陈铁军《保镖之死》 郑竞业《周王陵下的平民意识》 史素华《难忘是因为“特别”》 韩红军《2007年的最后一天》 王艳《奔赴一个城市》 荆桦《毛主席看常香玉演“破洪州”》 惠娜《咳嗽、萝卜、爱情》 李中潭《那时的郑州,曾经的回忆》 宋云龙《响堂刘二》 廉春融《郑州“老百货”的流金岁月》 王宇彤《幸福之花开遍郑州》

  □晚报记者 苏瑜

  

  本报讯 “郑州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城市,但通过郑州故事征文比赛这个活动,通过郑州晚报这份媒体的传播,丰富了郑州这座城市的性格、韵律、颜色!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故事,故事不单单是记录,它还传播一种精神。这些故事展现着一个城市精神的流动,也是对城市生活着的人的精神的抚摸和慰藉。”昨日上午,在郑州晚报大厦举办的郑州故事征文比赛颁奖仪式上,夏挽群先生这样说。

  去年10月份开始,郑州晚报联合中博家具城共同举办“中博家具杯郑州故事征文比赛”。本次征文比赛历时9个月,共征集稿件900余篇,刊登66篇,获奖20余篇。

  本次征文活动自推出起,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宋致和、王均智、王辉等郑州市老市长,著名作家魏巍纷纷通过口述等方式表达了对郑州的深情记忆,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中原新闻网、河南电台戏曲广播等媒体先后加入传播行列,通过媒体联动等方式予以转载和推广,对城市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夏挽群,原河南省文联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南丁,散文选刊主编、著名散文作家王剑冰,著名戏曲评论家荆桦,郑州市文联副主席马素芳,郑州市作协副主席赵富海等参加了颁奖仪式。

  本次郑州故事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将结集出版。南丁先生说:“我是郑州成为省会之后随省文联一起来到郑州的,在郑州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可我对郑州却了解不多。我期待着《郑州故事》征文集早日出版,我一定会好好读,仔细触摸这我生活了多年的城市。”

  众议 给郑州找到一个鲜明的个性特色

  “郑州故事”把大家联系到了一起,省内乃至国内都有影响的著名专家、学者、作家和文化名流因此契机会聚一堂时,谈话内容本身就构成一段精彩的故事,从而也使这次颁奖会升级成为一个小型的高端论坛。

  “郑州这几年的形象变化很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和河南的经济水平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文化上所做的努力,才是提升的关键。”王剑冰说,郑州获得中国第八大古都称号已经三四年,但不仅还没有被外地人广泛认可,就连郑州本地居民也没有完全做好心理准备,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为郑州找到一个符合它身份的定位。

  “让人记住一个城市的不是相貌,而是神态。”马素芳说,辨认一个城市,或者说从众多城市中辨认郑州,就要勾勒出郑州的神态。郑州曾有不少美誉,比如“二七名城”、“绿城”、“纺织城”、“商贸城”等,而今,这些符号或已成为美好的回忆,或缺乏广泛的认同和影响,与此相关联的建筑、产品或人物,也在逐步淡出人们的记忆。

  夏挽群认为:“郑州这个城市,不是缺少文化,而是缺少个性。提起杭州,提起丽江,我们脑海里都会立刻条件反射似的出现一个鲜明个性的城市,可说到郑州呢?我们似乎需要斟酌。因为郑州的个性还不鲜明,可以说是很模糊的。作为五代古都,郑州有着3600年的文化遗存,可如果不能找到这座城市鲜明的个性特色,那么郑州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很难像其他知名城市那样清晰可辨。”

  感言 “郑州故事”提供了一个记录历史的平台

  《毛主席看常香玉演“破洪州”》的作者荆桦开玩笑地说:故事尚未结束,荆桦继续努力。

  让“幸福之花开遍郑州”是所有郑州人的心愿。年龄最小的获奖者王宇彤是中原区百花艺术小学六年级学生,她的故事想象力丰富,描绘了“郑州成为举世闻名的文明城市,地球也成了和谐永久的星球”的美好画面。

  原郑州市第22中学校长李中潭,3篇文章全被刊登,其中《那时的郑州,曾经的回忆》获奖。

  《难忘是因为“特别”》的作者史素华得知自己获奖,感慨万千,他说没有想到郑州故事能真正做到平民化,每个人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郑州故事给平民提供了一个记录历史的平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