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6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女人心事
老郑州
反贪局长
郎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老郑州
赵富海 著
赵富海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老坟岗是郑州文化的根

  就侯宝林来说,老坟岗与他打小出身之地北京天桥一样,是民俗艺术的演绎场所,平民百姓的游乐之地。他对此颇有情感。

  姜昆、常宝华等曲艺界的一些名人到郑州演出已是20世纪80年代初了,他们演出的地点是距老坟岗咫尺之遥的郑州剧院。这家剧院已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为宾戈娱乐城了。姜、常到老坟岗是在演出休息空闲,徒步到老坟岗这个“曲艺圣地”的,颇有些“瞻仰”的意味。陪他们在自由路、民主路逛了一大圈,告诉他们过去戏院在哪,现在的曲艺厅建于何时,他们听得饶有兴致。但是,姜、常一行人看到的老坟岗已改为封闭式农贸市场了,他们则连说可惜,可惜!

  1992年,我的一部书出版,书名是李凖老师题写的。自校书稿后,从北京返郑,恰巧与李凖老师同坐一个软卧包厢。在火车上闲坐聊天,自然谈起了他的小说的语言魅力。说话间,列车上的扩音器响起了《李豁子离婚》,李凖立即改换话题。我说:“现在流行歌曲正如水银泻地般在中国大陆流行,而大调曲子《李豁子离婚》是民国初年的旧戏,唱的是夫妻纠纷,家长里短,这时播放就显得很另类。”但李凖不这样看,他说:“民俗文化是汪洋大海。中国大,咱们这些作家,就是生活在这个海里的。”我频频点头。说到这里,李老师又问我:“郑州老坟岗你去过没有?”我说:“年轻时去过。”他说:“应当去,你别小看那里的‘卖当’的。”这时,我插话:“杨兰春老师也说过,可别小看老坟岗的‘卖当’的,那可是一种文化啊!”李凖老师说:“对。你听听那儿的说评词(书)、坠子、相声,有味儿,地道,那才是咱们中国的文化。俗不俗,俗,大俗即大雅,大雅即大俗。我是经常去,那时候省文联在工人新村办公,我也住在工人新村,骑车十来分钟就到老坟岗了,听坠子、评书、相声,看杂技、魔术。”李老师异常兴奋地说起邓友梅、王蒙以及河南的作家来他这里,探讨寻根文化。李老师说:“寻根?老坟岗的评词、坠子、戏曲就是根文化……”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根文化这个词儿,而且是出自于河南的大作家李凖之口。他所说到根文化,举的例子是郑州的老坟岗,这令我记忆犹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