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互帮
本报讯 6月15日~21日是节能宣传周,本市举行了“节能进万家”活动,市民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昨天,有读者致电本报,希望刊登一些节油、电、气、水等方面的小妙招和节能小发明。即日起,本报向各位“民间节能人士”征集节能高招,欢迎告诉本报,让大家一起分享您的节能成果。
“一到夏天,家家都是用水用电高峰期,每月数百元的水费电费,掏得实在心疼。”昨天,家住西环的吴老太打来电话,问记者有没有什么节能小窍门。她说,去年她的孙子出生后,每月水电气费加在一起有600元左右,她感觉自己平时洗衣服做饭都很节省,但看交费单“还是要交许多钱”,前几天,油价又上涨了,“真是着急”。
同样寻求节能窍门的还有许多读者。“儿子媳妇上班挣钱不容易,虽然讨些妙招也不能减轻儿子媳妇多少负担,但是,能减少不是更好,况且现在不都提倡人人要有节能意识吗?”家住郑棉一厂的张女士说。
市民孙先生是驾车一族,几天前,油价上涨后,做服装生意的他这两天坐上了公交。“坐公交省钱,但效率太低,原来去火车站进服装,一小时就搞掂,坐公交一上午还拿不下来。”孙先生向“开车一族”讨教节油高招。
有一名市民听说一种做法,空调开半个小时,关半小时,再开,再关,能省电,真能省电吗?
怎么样,各位“民间节能人士”,拿起电话,拨打本报热线67659999,把生活中一些节能妙招和节能小发明告诉晚报吧,本报将推荐给读者。
晚报记者 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