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1版:2008奥运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圣湖”碧水连“祥云” 哈达传递奥运情
张学宾:小生意也有大梦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张学宾:小生意也有大梦想
张学宾 男,30岁 道口烧鸡第9代传人 今日 主角

  圣火照亮人生

  走近咱们河南的火炬手(十)

  1661年,河南人张炳在一个曾当过清宫御厨的好友帮助下,制作出了一种味道鲜美的烧鸡,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道口烧鸡。300多年后,世代以做这项传统小吃为生的张家,出了一个“很现代”的人——道口烧鸡的第九代传人张学宾,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张学宾说他这是实现了一个“以前不敢想”的梦想。

  晚报记者 郭韬略 实习生 安琪/文 白韬/图

  从小就拔鸡毛的烧鸡传人

  张家世代以做烧鸡为生,所以这个家族的每一个男孩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和鸡打交道。在张学宾的印象中,在他还是个学龄前儿童的时候,就开始在家里帮忙,干一些拔鸡毛之类的杂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市场也没有完全放开,张学宾的父亲张存才一般都是将做好的烧鸡拿到70公里之外的新乡“悄悄”去卖。“那时候家里连自行车也没有”,所以一来一回要三天时间。张存才就是这样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来维持一家的生活。正所谓耳濡目染,怎样把生意做得“更大”,成为张学宾成长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小生意有大梦想

  在老一辈人的传统观念中,制作烧鸡只不过是一项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只要能用这来养家糊口就足够了。因而随着张学宾逐渐长大,两代人的观念冲突也就越来越厉害。2002年,“眼看着别人都发展了”的张学宾终于说服父亲,让自己来做“当家人”。

  6年的时间,从当初接手时“只有一个冰柜”,张学宾现在已经拥有了3家店面,一个小型的加工厂,家里的生活也比原来富足了很多。但张学宾并不满足,因为“其实还是作坊式的生产,最小的一个店面也就只有一个柜台,只能站一个营业员,人多了都站不下”。

  最让张学宾感触的是武汉的鸭脖,“鸭脖和烧鸡都属于同类产品,但你看武汉鸭脖现在全国开花,但道口烧鸡还只是在道口有,发展比人家差远了。”

  问及真正的“烧鸡梦想”,“当然是想能发展成可口可乐那样,能赞助奥运会,”张学宾说,“不过那太遥远了,近几年的目标是能在当地进入前五名,光道口烧鸡协会,就有80多家成员呢。”

  火炬手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张学宾坦言当初参加火炬手选拔,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喜欢体育,喜欢奥运会,一方面也因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自己带来机会”。

  火炬手选拔非常严格,除了在硬考核方面要过关之外,还要求人有“特点”,所以张学宾“道口烧鸡传人”的身份对于他最终入选还是起了很大作用。在决赛进行自我介绍时,平时见人就跟别人说道口烧鸡的张学宾面对评委更是大谈烧鸡,结果果然得到了范军等评委给出的高分。

  按照奥组委的规定,任何火炬手都不能借此进行商业宣传,因此火炬手的身份并没有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不过张学宾说从参加火炬手的选拔到最后当选,整个过程让他受益匪浅:“认识了很多朋友,这相当于给我的生活多开了一扇窗,结识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