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7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42
11
42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赵富海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老坟岗曾与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齐名。100多年前,蒸汽火车隆隆地拖来了老坟岗商业的繁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这里酿成一片滚滚红尘。这一切的高度集结,使老坟岗成为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和一面折射历史映像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老郑州及老郑州人生活的一个浓缩版。

  话说郑州

  老坟岗商业与民俗文化相伴相生

  在“低标准、瓜菜代”(市民人均口粮9~13公斤)的日子里,自由市场上不凭票供应的粮油食品是对平民百姓的生活补贴和生命挽救。回首往事,大饥荒年代的老坟岗无疑如庙堂般神圣。老郑州人记忆犹新:平民百姓可以在这里自由买卖瓜果、蔬菜、粮食等,用以维系生命;“三级干部”们穿着呢料中山装也趁月明星稀掏钱买个高价馍、高价红薯来充饥,他们也喜欢自由的老坟岗。纵然是大饥荒年代,人们“瓜菜代”着,精神生活仍然十分活跃。老坟岗在这个时期不断扩大,新建了10多个说书场与坠子书棚,还兴建了河南省唯一的立体电影院,取名叫“太康立体宽银幕电影院”,“文革”中改名为“八一八”电影院。

  老坟岗的商业总是与民俗文化相伴相生。老坟岗的生长不完全是时空的函数,它传统的商业正通过创新恢复活力。这是老坟岗生命周期的相对改变。20世纪80年代初,老坟岗上的西一街、西二街是郑州最为新潮的服装一条街。在广东、石狮等刚刚生产的新款服装,二七广场已有了少男少女穿着打扮逛街了。老郑州人称西一街、西二街是“刚刚兴一条街”。而这时,民俗文化也大张旗鼓地张扬:兴建了三层楼的曲艺说唱厅;建成了郑州第一家舞厅与美发厅;说书的、唱坠子的老艺人们再度出山亮相。

  1978年,郑州在全国领先建成花园路、中原路和老坟岗三大封闭式农贸市场,但唯有老坟岗市场体现出民俗文化传统:封闭市场的南北两座大门采用仿明朝宫廷建筑风格和雕梁画柱、古色古香、彩绘的历史故事与人物,再现了古城郑州的历史风貌。整个市场全长721米,有营业房194间,共安置固定工商户152户。其中国营8户,集体62户,个体82户。行业较多,门类较全。市场西部的敞棚专供农民进城出售农副土特产品。市场内还有曲艺厅、立体影院、音乐、说唱和茶社等文化娱乐场所。市场封闭,采用轻型钢结构骨架支撑着5882平方米白色玻璃钢瓦,占地面积9072平方米。

  老坟岗集贸市场的南北两大牌楼,具有古色古香的民族传统建筑风格。门楼高8米、长16米,正门洞有效跨度8米,两侧各4米。大门全部彩绘,一律使用高级丙烯原料绘制,并使用了沥粉技法。两牌楼的正门,以五脊六兽歇山式飞檐半拱,两侧配以磙脊悬山式耳门,屋面覆盖黄琉璃瓦,中间扣绿色菱形图案。8根朱红柱支撑着大屋顶,柱下垫有鼓形假石基座,柱前摆放着一对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青石狮子。檐口处,装有三斗四拱两跳龙纹饰件,额枋上绘有金龙和玺,两侧衬托旋子花纹。楣枋上,选绘了12幅发生在郑州不同时期的历史典故。北门绘有:颖考叔怀肉劝主,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楚汉二王城,子产铸刑鼎,郑国开渠,高拱还乡。南门绘有:商朝建亳都,周公战管城,李诫著书,庄公执政,豫省来源,张良出山等。大门挑檐下方悬挂漆金字匾一块,阳刻贴金“老坟岗”三个大字,由郑州著名书法家唐玉润题写。两牌楼门是金海区古建筑队设计建筑。

  老坟岗商业与民俗文化的繁荣,被火车拉着一步步轰轰地融入到全国、全世界的视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