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凌晨,一条重磅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密尔沃基雄鹿队和新泽西网队达成重大交易,雄鹿用易建联加上小前锋鲍比·西蒙斯交换篮网的前全明星小前锋理查德·杰弗森。据美国媒体的报道,这项交易已经提交给联盟。从下个赛季起,易建联将与NBA著名球星“加拿大飞人”卡特成为队友。
在去年的NBA选秀大会上,雄鹿前任总经理哈里斯亲自挑中易建联,而他自己早在今年3月就被解雇,如今随着易建联也被交易,这也意味着雄鹿当初雄心勃勃的 “中国易计划”彻底告吹。不过,虽然在仅仅效力一年之后就被雄鹿放弃,对于易建联而言,能够被交易到网队却是“正中下怀”。
从易建联准备加盟NBA开始,阿联和他的经纪人团队一直就希望能够到一座曝光率更高、市场更广阔的城市效力。
而且在易建联的新东家网队,从总裁罗德·托恩和新总经理范德维奇都是易建联的追随者,两人很欣赏这位来自中国的大前锋,他们甚至把阿联看做是第二个德克·诺维茨基。“我们认为易会成为一个非常特别的球员。”网队总裁罗德·索恩说道,“作为身高超过7英尺的长人,易建联拥有出众的运动天赋,而且投射能力极强,他的加盟将加强我们的前场阵容。”
送走杰弗森之后,网队未来可以节省超过1000万美元的工资,这有利于他们的重建计划。此外,杰弗森也是篮网继杰森·基德之后送出的第二位球队中流砥柱。而在雄鹿方面,在送走了易建联之后,不仅避免了内线的拥挤,还用一名全明星球员为新帅斯科特·斯凯尔斯补强了原有阵容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唐文
努力表现自己 重新得到认可 ——易建联平静面对转会
本报讯 昨晨雄鹿和网队交易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易建联十分平静:“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我首先追求的是打球的机会,现在到了新的球队,我要做的就是重新得到认可。”
昨天阿联的经纪团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阿联被交换到网队一事,他本人并没有表现得特别激动或特别失望,只是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比起小城密尔沃基来,毗邻纽约的新泽西,无疑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新泽西以及纽约都有不少华人,所以在网队,阿联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这对他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上赛季在雄鹿时,阿联基本上坐稳主力大前锋位子,现在到了网队这个新家,他要面临新的竞争。阿联经纪团队表示,阿联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实际上竞争在任何球队都不可避免,阿联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表现打动主教练,从而赢得更多的出场时间。”
在经纪团队看来,网队还是比较适合阿联的技术特点的:“阿联属于那种身体协调性和弹跳力好、擅长打运动战的球员,相信这种特点能在网队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阿联正随中国男篮备战北京奥运会,对他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奥运会了。实际上,自从6月初归队后,阿联在几场热身赛中表现抢眼,中国队主教练尤纳斯也表示,奥运会上阿联和姚明将是先发内线搭档,他将成为姚明的搭档。李岩
绝对相关
NBA选秀 选出12年来最矮的“状元”
据新华社电 又到一年选秀时。2008年NBA选秀大会昨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举行,身高1米90的孟菲斯大学大一学生罗斯第一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成为12年来最矮的“状元”。
昨日的选秀现场座无虚席,当NBA总裁大卫·斯特恩率先念出罗斯名字的时候,全场掌声、欢呼声、口哨声响成一片。这是对新“状元”的祝贺,也是对他的期待。下台之后接受采访时罗斯说,他很高兴看到公牛队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作为一名来自芝加哥的得分后卫,他为自己能在家乡球队效力而感到高兴,“我应该表现出一点领袖风范,让大家知道我是最好的”。
本次选秀的“榜眼”和“探花”分别是比斯利和梅奥,他们分别来自堪萨斯州立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均为大一学生,前者为前锋,后者是后卫。比斯利是戴着美国大学联赛最佳新人的光环前来参加选秀的,而梅奥也在上个赛季成为美国大学生联赛最佳阵容的一员。
据统计,这是NBA选秀史上首次出现前三名球员都是大一新生的情况。共有102名球员参加了今年的选秀大会,其中包括16名国际球员。来自意大利的加利纳里在第六顺位被纽约尼克斯队选中,成为排位最靠前的国际球员。
NBA训练营郑州海选开始
本报讯 “挑战NBA,明星就是我”NBA篮球学院训练营郑州站选拔昨天开始,现已有300多名篮球迷报名参加选拔。喜欢篮球运动的年轻朋友今天还可以报名参加,只需携带身份证原件或户口簿到健康路99号河南省体育场参加选拔,你就有机会进入NBA篮球学院训练营。
郑州站的选拔为期4天,在郑州站选拔赛上,NBA篮球学院训练营将通过罚球挑战、上篮挑战、定点投篮挑战等6项基本篮球技能,选拔出成绩优秀的108名学员进入活动的第二环节。从6月29日开始,海选的第二环节将通过3对3对抗赛的形式综合评定选手的篮球水平,最终选拔出60名球员进入NBA篮球学院训练营集训阶段。
训练营期间有4名NBA教练和2名NBA球星亲临现场指导,全国8个举办城市最终将分别选拔2~3名优秀选手进入全国总决赛。20名选手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将会产生10名优秀选手飞抵美国观看NBA中国赛,亲临NBA中国赛“星期五之夜”。晚报记者 董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