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加油!运动员加油!”在北京门头沟体育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拉拉队大赛”场面热烈。比赛分为场地拉拉队与看台拉拉队两种形式,参加比赛的共有40多支队伍。首场比赛结束后,26支看台拉拉队近3000名队员获得了首批直接进入奥运会赛场助威的资格,他们还获得了一个非常庄严的名字——“国家拉拉队”。
据了解,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将根据各项比赛的特点,每场安排100名以上拉拉队员进入赛场,总计将达20万人次,这将创下奥运会历史上拉拉队人数最多的纪录。这些拉拉队分工不同,有的引导观众文明观赛,有的用加油助威声为运动员提供精神动力,有的将进行体育展示和表演。目前引导员志愿者、骨干拉拉队和文明观众3支队伍已组建完成。
看台上 残障人拉拉队引人关注
在众多的看台拉拉队中,首支残障人拉拉队最吸引现场观众的目光。据副队长彭跃介绍,这支残障人拉拉队由北京社区聋人队和轮椅队所组成,他们主要为残奥会比赛加油。当天参加比赛的队员除了6名肢体残疾队员,其余全部是聋哑人队员。彭跃是这个群体中惟一的健全者,当奥运歌曲响起,她便站在队员的最前面,用手进行指挥。队员们跟随着她,有节奏地摇响手鼓或者跟随着领队左右摇动手臂。虽然大多数队员听不到音乐、喊不出口号,虽然他们的拍子不够整齐、手势有些凌乱,但全情的投入、高举的手臂和灿烂的笑容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场地内 表演拉拉队请来美国教练
与看台拉拉队不同,杨雪所在的拉拉队有着现场表演的任务,除了传统的拉拉操,颇具中国特色的舞蹈、杂技、鼓乐、舞狮、武术等特色表演都将由这样的拉拉队一一展示。在以往的奥运会中,体育展示、现场表演往往只涉及篮球、沙滩排球等少数项目,但是在北京奥运会上,这样的现场表演几乎遍及所有场馆和赛事。
7月4日,表演拉拉队刚刚结束了为期5天的封闭集训,而她们的老师是美国橄榄球大联盟三届超级碗冠军得主新英格兰爱国者拉拉队。应北京奥组委的邀请,该队的8名队员从6月30日开始,帮助中国拉拉队备战奥运。她们每天要练习4至6小时,爱国者拉拉队队长卡丽·宾内特说:“我们教她们如何娱乐广大观众,热情和姿态要比实际的舞蹈重要得多。”本组撰文 林峰
>>>链接 拉拉队员必学四门功课
说、学、逗、唱:“说”就是说文明语言,展热情风采,明赛事规则;“学”就是学习世界上一切的先进文化,学习运动员的拼搏精神;“逗(斗)”就是焕发斗志、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为奥运加油喝彩;“唱”就是唱响“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样一个2008全世界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