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真相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世界上最大的假钞集团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世界上最大的假钞集团
二战时纳粹德军轰炸伦敦

  假钞成为战争武器

  1942年9月24日,英格兰银行收到了一捆来自英国西非银行的面值为10英镑的假钞。终身首席出纳员肯尼斯第一次发现假钞的出现居然可以横跨欧洲、非洲、中东、美洲和亚洲。银行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危险的假钞事件”。当时英国政府并不知道,这是一个由希特勒本人主导的阴谋:纳粹德国制造了这些纸币,旨在削弱同盟国的经济实力。

  德国纳粹:

  世界上最大的假钞集团

  将假钞作为一种战争武器并不新鲜。拿破仑曾经批准印制假冒的奥地利和俄国纸币。事实上,二战期间英国也建立了自己的造假队伍——“A”技术小队,但他们的工作被限制在伪造护照、文件、邮票和伪装用品的制造上,从来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假钞运作。

  1939年9月,丘吉尔考虑过造假的提议,但未能计划周详怎样将其付诸行动。当英国政府意识到假钞是一种战争武器时异常震惊。为了保护民众对英镑的信心,英国财政大臣约翰紧急秘密要求财政部准备替代纸币。他向传媒恳求,请媒体不要追踪这件事情,他还生硬地拒绝回应议员们有关假钞流通可能造成潜在危机的问题。

  在战场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英国很快尝到了苦果。

  德国的刑警长官亚瑟首先提出制造假钞的建议。1939年9月,这一提议得到保安负责人海德里希的支持。生产假英镑是非常困难的。战前发行的英镑拥有精美的细节以及非常复杂的序号计数系统。总之,这些纸币简直可以称之为艺术品,几乎不可能被假冒。尽管如此,1940年年末,德国人终于将一包试验性纸币送进了瑞士银行进行兑换,又通过英国银行对防伪标志、英镑的序号,纳粹生产的纸币就这样被当做真钞顺利过关。于是,第三帝国开始大量“生产”。

  1941年年初,德国纳粹党卫军少校亚尔弗列德负责生产的假钞在所有德占区被买卖和兑换。亚尔弗列德更重大的使命是使假钞在全英国流通,加速提高通胀率,风暴式地袭击被夸大繁荣的英国经济。

  这一行动被纳粹内部的人事斗争一度中止。然而,随着另一名军官本哈德的接手,一个更加扎实可行的假钞阴谋开始了。1942年6月,假钞阴谋再次启动。这个阴谋命名为“本哈德行动”。

  本哈德走遍集中营,挑选出134名犹太籍囚犯,组成一支技术精湛的造假队伍。他们的日子总是富有戏剧性:在同盟国的炸弹突袭后,一栋大楼曾经着火;1944年年末,印刷工人们甚至进行过罢工,他们不喜欢被强制采用新技术以成为更专业的造假者。

  1944年12月,战局对德国极为不利。几周后,造假车间遭到废弃,所有的印刷工人被迁到山区,进入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地区。

  集中营指挥官收到的最后一条命令是将所有印刷工人枪毙。然而,因为害怕被指控为战犯,指挥官并没有执行这条命令,印刷工人们得以幸存下来。他们目睹了纳粹分子的最后逃亡,一些逃跑者还不忘开走装满假钞的卡车。

  假钞工业完成了相当高的份额。估计仅在高峰期,一个月生产的假钞总额就超过了800万英镑。德国用假钞拼成“英格兰银行”的字样,作为嘲讽标志镶在造假车间的门上。实际上,这一时期,柏林制造的英镑比英国伦敦制造的还要多。这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英格兰银行”。

  从空中抛撒假钞以破坏英国经济的想法被抛弃后,假钞被用做很多关键性纳粹行动的活动资金。大胆营救墨索里尼的行动是用“本哈德”纸币支付的。稍后,支付给墨索里尼在狱中的前外交部长的也是假钞。党卫军还用假钞支付他们在英国最成功的代号为“阿诺”的间谍行动。当同盟国接近德国时,“本哈德”纸币成功地在几家大型纳粹银行里开设了账户,资助纳粹分子逃往南非和其他地方。

  假钞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英镑的信任。截至1945年,1/3多的英镑是假钞!

  第三帝国的“英格兰银行”

  2

  假钞面值巨大

  1944年,先期到达阿尔卑斯山区的苏联军队在解放了那里的印刷工人之后,才真正发现假钞行动的数量及规模。英格兰银行马上派遣了专家进行调查。盟军政府也授权美国少校麦克纳利进行调查。麦克纳利在报告中估计有100万英镑流入土耳其和近东地区,200万英镑在法国流通,800万英镑被花在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斯堪的那维亚半岛……麦克纳利随后写道:“这就是为什么英格兰银行必须去做它曾经做过的事情。”——不仅仅是将所有假钞从流通中换出,还要在纸币中加上防伪用金属条这种全新的工艺制造货币。

  1945年2月,英国财政大臣下令收回所有正在流通的10元英镑,1946年年初,带有横穿纸币金属条的防伪纸币取代了所有其他面值的英镑。人们今天仍然能够从正在使用的纸币上辨认出这些金属防伪标志。

  截至1951年1月9日,英格兰银行总共收集到1860223张面额不等的假钞;截至1959年,总共收集到300多万张。假钞被悉数焚毁,但这些并不是所有“本哈德”纸币的终结。

  1959年,一支潜水队潜入位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山深处的湖中,经过几天的搜寻,13只重重捆绑的箱子被拉出冰冻的水面。这些箱子里总计有大约420000张不同面额的纸币。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这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笔纸币贮存。

  最近几年,“本哈德”纸币在东欧,甚至远至香港的地方被接收。2002年8月,一张私人收藏的“本哈德”纸币在美国拍卖。英格兰银行将两张“本哈德”纸币陈列在自己博物馆的玻璃柜中。

  战后,本哈德在巴黎接受审判。因为有来自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囚犯的有利证明,他只被判刑两年,刑满后居住在奥地利直到1989年去世。

  摘自《先锋国家历史》

  3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