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7版:情感倾诉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家人的牵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全家人的牵挂

  讲述人:寇冰峰,女,24岁,职员 讲述时间:7月9日 采访人:晚报记者 崔迎

  一场地动山摇的四川大地震,震碎了多少的生命,却震不碎中国的人心。尽管地震的中心距离郑州有1350多公里,但强烈的地震波仍然波及了我们身边的每个家庭。本期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故事,通过一桩桩小事,我们能感受到一颗颗正在跳动的爱心……

  他是我们的骄傲

  终于有一天,有个陌生的电话打进来,因为通信问题打了两次,电话通了竟然是弟弟。

  姑姑泣不成声只好让姑夫听电话。弟弟告诉我们说,他们是5月13日坐飞机到达四川的,因为部队有纪律同时也怕我们担心,所以没有直接说他们去灾区了,现在他正在都江堰让我们不用担心。地震后的四川实在太惨了,破坏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当时那里还有很多画家在画画,结果遇难,他们负责处理,另外还帮灾区人民扛帐篷并安置住宿。刚去的时候道路不通,部队步行10多个小时没有东西吃,尽管当地的乡亲们给他们做了大米稀饭,但他们有纪律不能吃老百姓的东西,因为地震后他们的食物也不多了,最后乡亲们感动了给他们跪下,弟弟说在场的每个当兵的人都哭了……

  这之后,我们又忍不住向那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发短信,鼓励他们好好干,多救人,同时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听从领导的安排,还说等待他们平安归来。部队的官兵是很忙的,姑姑怕打扰他们总是在中午或是晚上的时候发短信给他们,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称呼。几天后也就是5月底,弟弟又打来了一次电话,打电话前我和姑姑正在网上看当地的晚报希望能发现什么信息,而姑夫和妹妹正在看《新闻联播》关于地震救灾的最新情况。姑姑接到电话又哽咽了,她含泪说:“儿子,我正在找你呢,可找不着你……”接着,她又和原来一样说不成话了。我接过电话和弟弟说了几句,他说现在都江堰的青城山,这几天在整理一个祠庙。言语中我感觉到弟弟真的长大了,部队的锻炼和经历这次救灾会让他的意志更加坚强,对人生和生命有一种新的理解,也许这是成长中的历练吧。可以说,弟弟是我们的骄傲。

  弟弟还说,6月1日以后他会很少打电话,因为没有手机,也因为这几天过后打电话不再优惠,他们的补助已捐给灾区人民,他让我们放心。

  定格在黑色的星期一

  那是个黑色的周一,那一天我们所有的人都不会忘记。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的那一刻,我和我的亲人都震惊了:当时姑夫在6楼电梯间,姑姑在5楼家里,妹妹在3楼学校上课,我在13楼的写字楼上班,第一次感受到死亡原来离我这么近。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由地震带来的恐惧,生活的平静一下子被打乱了。记得那天我和同事们惊恐地逃离写字楼,仅仅几分钟的工夫,在东风渠边一下子就聚集了那么多的人,所有人都紧张地拿着手机,冥冥之中等待着什么……很快,我们收到了短信,那个令人永远无法忘记的陌生地点和可怕的数字赫然入目。晚上回到家里,所有的电视台也都在重复着这个地点和数字,以及那组不断上升的黑色数据……我们悬着的心似乎被悬得更高了,不停地担心着、忧虑着,我们不禁双手合十,为四川人民祈福,希望他们尽快渡过这个难关。

  地震,也因此牵动了我们家每个人的心。我的老家在许昌,但自从上大学起我就来到了郑州,姑姑一家人,是我在郑州最亲近的人,因此姑姑家也就成了我的新家。我们家原本风平浪静,但自从地震那一刻起,平静的一家人就变得不那么平静了,家里的每一个人从此多了一种牵挂,牵挂起四川那个让人心碎的地方……

  搜寻弟弟的身影

  弟弟刘沛是在2007年12月23日离开郑州入伍参军的,在驻豫某部装甲团,属人们常说的“铁军”红军师。弟弟走的那天天气寒冷,一家人哭成一团,因为他才19岁,这一走他将要离开家两年。

  到部队后,弟弟每周末都会往家里打一次电话问候姑夫的身体和询问家里一些情况,这个习惯,姑姑和我们都熟知。然而自从大地震后,弟弟的行踪就成了一个谜。

  5月12日晚,姑姑往部队打电话想询问弟弟是否去了灾区,有位战友接到电话说他不在。5月13日早晨5点多,姑姑突然接到弟弟的电话,说部队最近很忙,马上要集合拉练,估计这一段都没时间往家里打电话,说完就挂断了,那个电话的通话时间估计不到15秒钟……每天,我们都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震的最新消息,看到电视上很多官兵紧急赶往灾区,我们的心也紧张到了极点,恨不得现在就在灾区为他们出点力,当然我们也担心弟弟是否去了四川。

  在眼泪模糊的焦急期待中,一周时间过去了,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我们家也如此,为遇难的同胞哀悼。姑姑一周都没怎么吃好饭,从晚上7点到夜里0点,从早上5点到8点半,从中午12点到2点半,定时定点地守在电视机旁,我们知道她关心灾区同胞也担心她的儿子,她往部队打了很多次电话都没人接,她还给我弟弟写了封信,那封信她给我们念了3遍,念着念着就泪流满面。她也打听到有朋友的儿子也跟随部队去了灾区,因而越加担心了。弟弟已经好多天没打电话了,最后姑姑用尽各种方法托熟人打听到弟弟所在的那个部队确实已经去了四川,还说让我们看当地的晚报。当晚我们就在网上查到了位于地震灾区的晚报,在网上发信息询问,姑姑看到一张图片上的那个兵,就马上认定是弟弟!

  全家人的期待

  自从2007年的圣诞节过后,我们家里几乎每天都会响起《军中绿花》这首熟悉的旋律,每当姑夫、妹妹和我听到这首歌时就知道——我的姑姑想儿子了。

  人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确实是这样。自地震以来,姑姑没有吃过一顿完整的饭,说了很多次要去四川灾区,每当看到电视中感人的一幕幕,她就会默默地流下眼泪,我们见她这样就不让她看电视了,开导她听那首她最爱听的歌曲《军中绿花》……

  爱是这世间最伟大的情感,就像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一位年轻的母亲死了,却把爱留给了孩子,她在手机上的留言感人肺腑;我们还看到在地震后的废墟上,11岁的哥哥背着妹妹逃生;目睹到年轻的妈妈趴在孩子的尸体上面哭泣……爱又是无言的,它可以穿越时间的长空,跨越生命的宽度,到达灵魂的深处。

  姑姑还是会小心地给那个陌生的号码发短信,想跟儿子多说几句话。又一次盼到了儿子的电话,虽然只说了几句话,但是姑姑已经很满足了,她祈求他们平平安安的,哪怕就这样一直牵挂着,姑姑深深地理解和支持他们。现在弟弟所在的部队正在那里给灾区人民建房子,预计9月份的时候会归来,我们大家都期待着他们平安归来的那一天……

  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妈妈你不要牵挂,孩儿我已经长大,站岗值勤是保卫国家,风吹雨打都不怕,衷心地祝福妈妈,愿妈妈健康长寿,待到庆功时再回家,再来看望好妈妈……

  投入到爱心行动中

  

  投入到爱心行动中

  就这样,弟弟的电话让全家人的心有了一点安慰,接下来我们全家人都投入到爱心行动中。

  姑夫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在自己的出租车上系上了黄丝带,妹妹在学校献爱心,姑姑在单位捐款,而我则去了河南省红十字会当了志愿者。我们用各种方式给灾区人民一点帮助,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大家园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去河南省红十字会当一名志愿者,是我的一个小小心愿。还是在去年我在河南财经学院上学的时候,曾经和同学一起来这里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从此加入了一个特殊的QQ群。去年10月,有一名在北京的病人急需造血干细胞,刚好与我的造血干细胞相吻合,省红十字会的一位大姐马上联系了我,正当我准备进行捐献的时候,却传来不幸的消息,那名病人突然病重离世,这让我的心中存下了一个遗憾,但由此我却和省红十字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我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四川大地震,因此我渴望当一名志愿者前去四川支教。我打通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料我熟悉的那位大姐却告诉我暂且还不能帮助我去四川,并说现在他们正忙得不可开交,我当即决定去那里当志愿者。

  星期天早晨6点钟,我就来到了河南省红十字会负责账目的登记工作。自从地震后,这里成了汇集爱心的海洋,来这里捐款捐物的市民络绎不绝,很多人都是带着孩子一家人出动来献爱心。我们十几个工作人员从早晨一直忙到了深夜,虽然很累,但与人玫瑰手留余香,我的心里却是格外充实快乐。爱是可以传递的,尽管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又很快回到了公司,但我周围的同事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加入到那个充满爱心的QQ群中,大家纷纷在上面留言,只要灾区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会积极参与下去。

  爱,在我们全家人心中流淌着。姑姑是个热心肠的人,她从事餐饮工作,工作虽然辛苦但仍尽心为别人帮忙,她常常是忙前忙后总替他人着想,因此有着很好的人缘;姑父开出租车,每年到高考的时候总要免费接送考生,而这一次他又在车上系上了黄丝带;弟弟更是在四川忘我地去实施救援与进行灾后的重建……而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去四川支教,这次没能去四川灾区是我心中的一个遗憾。

  记者手记

  平凡的人,普通的事,却能折射出一颗颗金子般的心。这是很不善言辞的一家人,尽管这样,我还是被这一家人的质朴打动了。也许有人会说他们太普通了,并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举动,但我想正是他们的朴实无华筑就了人间的大爱!在我们身边,需要的不正是这种人间的温情吗?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