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张家政治家谱
父亲张家顺
从颍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上退休
张家顺的大女儿
任颍上县教委人事科副科长
张家顺的大女婿
任颍上县地税局局长
张家顺的二女儿
任颍上县法院副院长
张家顺的二女婿
原任临泉县副县长,现赋闲在家
叔叔张家旺
从颍上县委副书记任上退休
张家旺长子张治刚
现任颍上县城建局局长,兼工业园党工委书记
张家旺次子
任颍上县委办公室主任
张家旺三子
颍上县公安局工作人员
张家旺大女儿
颍上县人事局工作人员
张家旺大女婿
颍河镇党委书记
张家旺二女儿
颍上县公安局户籍科工作人员
张家旺二女婿
任五十里铺镇人大常委会主任
被称为“‘白宫’举报人”的李国福之死,葬送了阜阳市颍泉区委书记张治安的政治前途。
李因为举报张治安五大政绩工程中的违规行为,而被疑遭到打击报复,并死于监狱医院,他的女婿张俊豪也被搜罗经济济问题,身陷牢狱。
张治安因为涉嫌打击报复,于6月5日,被安徽省纪委带走,停职接受调查,之前被带走的还有颍泉区检察院检察长汪诚。至今,二人不归。一位知情人透露,如果仅仅是配合调查,早就应该回来了。
在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主政的10年,张治安开发了五大政绩工程:生态园、皖西北商贸城、豪华办公楼、循环经济园和工业园。
张治安仅有中学文化,他在政坛中的崛起,与他的家族背景密不可分。他的父辈张家顺、张家旺二兄弟,凭“全球环境500佳”起家,以文盲或中学文化水平,进入阜阳市颍上县政坛,分别创造“小张庄神话”和号称“天下第一农民公园”的南湖公园。历经二三十年的浸淫,如今,张家在颍上县政坛根深叶茂,他们的第二代中,加上儿女亲家,共有二三十人分布在颍上县重要部门。
梳理颍上张氏家族发迹史,是破解张、李之争和张治安五大工程出笼的密码。因此,张李之争,看似个人恩怨,实则有更深层的原因。
父亲张家顺:
曾经的“全球环境500佳”先进个人
7月3日,距离张治安停职、接受纪委调查之日已经将近1个月了,颍泉区政府一名官员,仍然将车开到偏僻处,在记者写下“不做录音,不公开姓名和身份”的保证书后,方才接受记者的采访。
他所担心的是,被带走的张治安尚无最新消息,此外张有一个十分显赫的家族。
1962年,张治安出生时,他的父亲张家顺还是一个普通农民。他的出生地——颍上县谢桥镇小张庄,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生产队。他家在小张庄属于单门独户,只有张家顺、张家旺两兄弟。
1965年,张家顺被推选为小张庄生产队长以后,带领村民炸馓子、磨豆腐,组织社员进城清理厕所,运粪积肥,挖沟抬田,并较早尝试使用化肥,使得粮食产量大增,逐步成为区里、地区、安徽省的典型。张家顺因此得到升迁。
1975年左右,张被提拔为小张庄公社书记,从此,他从农民转为“国家干部”。1979年,张升为谢桥区党委副书记兼小张庄乡党委书记,同年12月份,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早在1970年,颍上县政府组织干部去大寨学习,回来以后,各村改造低洼地,挖沟蓄水,保证土地不再被淹;又响应“大队园林化”的号召,在水沟、村路两边种植树木。
“当时,农村都这样搞,现在的道路都是那时规划的,但是都没张家顺搞得好。”7月11日,当时的小张庄乡干部姜华敏回忆说,“从大寨回来的当年,小张庄的红芋产量大增,远远超过别的村。(谢桥区)区里还在小张庄开了现场会。”
1984年,颍上县成立副县级镇——谢桥镇,张家顺被任命为谢桥镇党委书记。在这一年的颍上县党代会上,张被选为颍上县县委常委。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生态概念的推广,环保意识的提高,小张庄才渐渐为人熟知,1991年和1992年,两次获安徽省绿化委员会绿化奖章,后被推荐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1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小张庄“全球环境500佳”称号。第二年6月,作为小张庄带头人,张家顺被评为“全球环境500佳”先进个人。
荣誉与职务升迁并行。1988年,张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还被选为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0年,张任颍上县委副书记兼谢桥镇第一书记、小张庄终身荣誉村长。1994年,张当选颍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到达他个人权力的顶峰时期。
有魄力,敢干,能做一些实事,办法也很多。但是,他也独断专行,管理方式与依法治国的理念不相符。尤其是对他看不顺眼的干部,他就会安排纪委调查他们的经济问题。—颍泉区政府一名官员评价张治安
叔父张家旺:建了号称“天下第一农民公园”的南湖公园
张家旺的每一步都紧跟其兄,曾先后任小张庄生产队队长、小张庄大队书记、张庄乡党委书记等职。
1989年,时任颍上县委书记的陈怀贵,任命张家旺为八里河区党委书记兼八里河渔场场长。
1993年3月23日,八里河区潘冲村村民靳亚章通过公开竞标,取得了潘冲村80亩鱼塘的承包权。靳投入鱼苗、饲料等,先后投入成本4.2万多元。
1994年11月8日,八里河乡政府为了兴建南湖公园,授意潘冲村将靳承包的鱼塘挖开,与八里河湖面连成一片。靳找村委会和乡政府,无法得到赔偿,只好将村委会告上法庭。
通过长达13年的诉讼、上访,经上级法院几次批示,媒体多次曝光,终于在2007年6月28日,按照颍上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靳亚章获得了八里河镇28万元的赔偿。
而张家旺因蓄水扩大水面,增加八里河渔场的水产品产量,获得肯定。
张家旺最主要的政绩是打造南湖公园。1977年,张家顺组织村民,在小张庄堆起一座40米高的山丘,种植花草树木,取名“望富山”,张因此被称为“当代愚公”。到了1992年,大集体时代早已远去,张家旺仍然组织农民,连续10年,每年每个劳动力出勤一两百天,无偿挖土堆山,打造出号称“天下第一农民公园”的南湖公园。之后,张家顺将八里河推荐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3年,八里河也获得“全球环境500佳”称号。
张家旺凭借这些政绩,很快得到升迁。
张家顺任颍上县党委副书记时,张家旺任颍上县副县长。1997年,张家旺任县政府专职副县长,1998年任县委副书记,分管政法。
张家第二代:父辈着力培养,仕途无忧
无论是张家顺还是张家旺,都很早将子女安排在身边培养。
张治安,中学毕业后当兵,转业后,张家顺安排他到合肥学习建筑,之后,回到谢桥镇,沿着父辈的足迹,从小张庄开始,逐渐升迁任谢桥镇武装部部长、镇长、镇党委书记等职。
1990年5月15日,苏丛福调任谢桥镇镇长,1993年,任谢桥镇党委书记,而当时,张家顺任颍上县委副书记,兼任谢桥镇第一书记,张治安则任谢桥镇党委副书记。
1995年,苏主动退出,成为一名调研员。“不退下来不行,什么都是他们爷俩说了算。”7月4日,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苏退出后,年仅33岁的张治安,就成了谢桥镇党委书记了。
1997年,张治安刚刚从谢桥镇党委书记任上提拔为颍上县副县长时,已经从颍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上退休的张家顺,却经阜阳市委特批,破例任命为颍上县委顾问兼谢桥镇党委书记,“鉴于张家顺的特殊贡献和突出的领导才能”。
当时的阜阳市委书记为王怀忠。王怀忠自1993年3月到1999年,历任阜阳地委副书记、阜阳市委书记等职。2003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
一位原谢桥镇党委副书记称,张家顺和王怀忠的关系甚密,1999年10月,王怀忠赴任安徽省副省长之前,带着家人,在小张庄住了多日。
对于张家顺退休后的再次任职,当地多位官员称,“很奇怪,但是在阜阳,就是有很多这样的怪事”。
张家旺着力培养的是他的长子和次子。1992年,其长子张治刚,年仅29岁,已是汤店乡乡长。在当年印制的宣传册中,不见乡党委书记的身影,只有乡长张治刚和当时的安徽省政协主席卢荣景、安徽省副省长王昭耀、阜阳市市委书记王怀忠等政要的合影。
张家旺更是早早将次子张治勇安排在身边培养:1996年到1999年2月,30岁左右的张治勇,即为八里河乡党委书记。斯时,张家旺任第一书记。
据多名颍上县退休的政府官员称,在一次县、乡、村三级干部会议上,张家顺称:“有人说我提拔了我弟弟和几个子女,我承认,因为我当了这么多年官,得罪了不少人,要是我不提拔几个子女做官,将来我退休了,还不被扒一层皮?”
会场上,一片沉默。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