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0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泰山 大历史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小泰山 大历史
  西泰山黄帝会诸侯遗址(资料图片)
  西泰山风景(资料图片)

  “根在黄帝故里故都”

  系列报道之四

  初到小泰山,即被它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满山遍野的绿树,纵横交错的沟壑,蜿蜒曲折的山道,鳞次栉比的楼房。碧波荡漾的太水,吐红滴翠的樱桃,恰如一幅山水画,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小泰山即西太山,亦称小太山,它是相对东岳泰山而言的,亦即:山东的大泰山——东岳泰山,河南的小泰山——西泰山。小泰山位于新郑市区西北22公里龙湖镇(小乔乡)境的泰山村,系五指岭山余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西泰山山体小,虽然没有东岳泰山之雄伟,但不事张扬平平静静的西泰山,于平淡中蕴含着千古历史神韵。 晚报记者 王军方 通讯员 刘晓芳

  一处景观一段史

  登上西泰山,来到黄帝泰山会诸侯处,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新郑市炎黄文化研究会敬立、炎黄文化专家刘文学先生题写的“黄帝西泰山会诸侯处”石碑赫然映入眼帘。伫立碑前,举目眺望,连绵起伏的原野、沟壑变成了一张硕大的绿绒毯,由远及近,尽收眼底。身边一座不大的红墙黄琉璃瓦房里,不时散出袅袅青烟。十分健谈的村支书乔宗旺指指黄琉璃瓦房和仆地而卧的几通残碑,向我们介绍着村里在原黄帝庙旧址上重修起来的这座黄帝明堂。

  置身半山腰这片始祖黄帝当年曾在此号令万方归一统时留下的圣迹,望明堂,抚石碑,遥想当年的天空是何等的星光灿烂,能感觉到五千年前的风物正迎面扑来,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画面就在眼前!

  五千年前,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出生、创业、立都于有熊国,有熊国就在今天的河南新郑。当时,古老中华已进入原始农耕文明,用考古界人士的话说,已是仰韶文化的中晚期。那时的中原,氏族部落林立、方国万千,少典及两个儿子黄帝、炎帝世居的有熊之国就是其中的一个。财富的增加,让各氏族部落首领心热眼红,都想把土地和财物攫为己有。为争夺土地和财物,各部族之间互相侵扰,掠夺残杀,弱肉强食,暴虐百姓。

  轩辕接替父亲少典,成为有熊国君后,访师问道,结公拜将,广罗人才,屯兵驯兽,发展农耕,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炎帝部落很是强大,统治又十分暴虐,经常侵扰有熊之国。于是,轩辕亲率大军与炎帝三战于阪泉,最终战败炎帝,并与其结为联盟,安抚众多部落,平息了部落间的争斗。

  东夷九黎族首领蚩尤更为强悍,依仗拥有铜制兵器和族人勇猛,大规模向中原地区扩张,企图消灭有熊部落。轩辕针锋相对,率精锐之师迎战蚩尤,两大军事力量的角逐已成为一种必然。在涿鹿,轩辕和蚩尤双方历经5年征战、大小战役52次,最终以轩辕黄帝擒获蚩尤,取得战争胜利而告终。其间,太山稽为轩辕大臣,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功勋,深得轩辕器重。

  涿鹿之战刚刚结束,以实现统一天下、确保中原地区长治久安,造福万代百姓为己任的轩辕,即率师赶回有熊国,选定农历三月三在西泰山大会诸侯,宣布建立以国都有熊为中心、万方统一的有熊大帝国,议决国都、国号和政体等建国大事。遥想当年,始祖轩辕顶冠旒,乘华盖,登临泰山之巅,雄视中原大地,两侧文武大臣相拥,阶下四方诸侯齐拜,欢聚一堂,共商国是,各路英雄云集,天下百姓欢腾,场面壮观。眼看立国平天下大志将成,吾祖定是意气风发,心情畅快。会上各方诸侯共推轩辕为帝,是为黄帝。立法制,订盟约,选国都,树旗帜,定乾坤,成就了擎天功业。古老中华第一个王朝黄帝王朝由此起步,向着天下大治,万国和睦,政令通达,法纪严明,百姓安居乐业迈进。

  黄帝西泰山会诸侯,是五千年前划时代的政治创举,标志着中华民族第一次实现大融合和大统一,开创了中华文明第一个繁荣时代的新纪元。各种发明创造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轩辕黄帝上知天文,观测天象,制定黄历;中知人事,区别男女,建造房屋,制造用具,驯化鸟兽;下知地理,播种五谷,种植林木。轩辕黄帝让羲和观日,常仪观月,大鸿观星,定天文星寰。伶伦建律吕、仓颉造文字、大挠制甲子、隶首定算数、容成作历法、嫘祖发明养蚕、伯益发明水井、雍父发明杵臼、共鼓刳木为舟、邑夷制造马车,轩辕黄帝和岐伯、雷公探讨医药、张挥制弓、牟夷造箭等等,中华龙从此昂首腾飞。

  小小的西泰山也因承载了这一厚重历史而名播华夏,史传千秋!

  定都立国西泰山

  来到当年始祖黄帝大会诸侯的旧地,品读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除了对始祖肇造五千年中华文明之万世功德由衷的崇敬,更想读读它不尽的沧桑,体味它丰厚的内涵。

  同行的黄帝文化专家、市史志办原主编刘文学先生告诉我们,最早记述西泰山在新郑的,是战国《山海经·中次七经·注》,文说:“此泰山在郑,非东岳之泰山也。”在《山海经· 中山经·中次七经》记述:“今河南新郑泰山矣。”可见,此泰山在今新郑市确凿无疑。

  泰山之名可谓多矣,如东岳泰山,因自秦始皇称帝后去泰山封禅始,历代皇帝沿袭东去泰山而名位至尊,其余多为胜景之山,顶多为后人纪念始祖圣踪行此而起此名。唯新郑境内的泰山之名源自黄帝。据史书记载,西太山因黄帝封大臣太山稽于此地而得名,像这样以黄帝大臣之名命名的地方在新郑还有多处,像风后顶、常先口、大鸿寨、广成山等,都成为黄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会诸侯于西泰山的故事,不仅新郑民间千年流传,更早为历代史籍所记载。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就生动描述了始祖黄帝在新郑西太山大会诸侯的壮观场景:“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太山之上,驾象车而广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扫进,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宋《太平御览》卷十五引《黄帝玄女战法》则将“黄帝与蚩尤对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雾冥”跃然纸上。

  著名考古学家、省博物院院长许顺湛说得更明白,‘太山’和‘西泰山’在河南新郑市境内。”省博物院研究员张维华认为:“西太山庆典。西太山位于现新郑市龙湖镇境,为孤山突兀,登高感之,巍巍然也。在《山海经·中山经》中曾有记载,可见西太山之古老。……黄帝乘象车,大会鬼神于西太山,当为庆典重大事宜。‘鬼神’者,各部族之图腾也。蛟龙、毕方、风伯、雨师、虎、狼、腾蛇、凤凰等均是祖先图腾圣物形象,合称为‘鬼神’,可见庆典之隆重。”这类庆典,一为开国大典,一为祭天大典。从“王者政教得于四方”大道推之,应当为开国庆典。这都与黄帝都有熊或曰轩辕丘相近,因此,西太山之庆典应该说是可信的。

  中华巨龙升腾地

  西泰山之厚重,不仅仅是黄帝在此大会诸侯,而且中华龙文化也起源于黄帝西泰山大会诸侯!

  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中华龙也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而龙究竟诞生何处?

  黄帝在西泰山召集天下诸侯,议决制国策、定国都、 定国旗之事。议制定国旗时,各诸侯部落各执其词,有的说用熊,有的说用马,一直争论不休。见大家议论半天又没个结果,于是就集中各部落意见,提出融各部落图腾于一体,统一为熊头、蛇身、鹰爪、牛鼻、鱼鳞、狮头、马耳、兔眼、鹿角、虎掌的龙图腾。标志民族大融合的中华龙,从此一展其博大、包容、力持、创新、进取的风采!

  与刘文学先生话龙,真是一种心灵碰撞,感情交融。谈至兴处他抑扬顿挫,激情难掩:几千年来,龙这一中华民族的图腾,孕育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精神,护佑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血脉相连,心心相印,一路走好,永不分离,向着幸福、和谐、安康的最高境界进发。

  下泰山东去七八里,科技教育产业园区龙湖镇就在眼前,107国道穿街而过,镇区南那条形似舞龙的龙湖之水蜿蜒东北而去。它的繁华让人羡慕不已,流连忘返。镇区广场上文化活动正酣,两条黄龙腾舞翻飞,昂首冲天;有的街面店铺干脆就用上嵌二龙戏珠的拱门,配上音乐,招揽生意。在这里,就好像置身龙的世界。

  刘老继续讲龙道,如今,龙文化广泛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歌舞影视,还是岁时节令、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都有龙的影子。人们读龙书,演龙戏,唱龙歌,跳龙舞,栽龙树,养龙花,吃龙菜,喝龙茶,以“龙”为名;说龙,写龙,画龙,雕龙,舞龙,赏龙,立志成“龙”。处处有龙,时时见龙,那里有华人,那里就有龙。  

  西泰山位于龙湖镇,被誉为“龙泊圣地”。生活在这里的豫籍台商、升达大学创办人王广亚老先生得知龙起自龙湖西泰山,遂在泰山村建起大学生实践基地,为的是让他们汲取龙精神,做好龙的传人。

  西泰山明日更美丽

  今日的西泰山风景秀丽,古朴与悠远,宁静而亘古。这里的春天是诗、夏林是画、秋果是酒、秋叶是茶,“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

  我们一路跟随着老农乔大叔,一边赏景,一边听他给我们讲那些流传在民间的黄帝故事。像太山枣、美女岛等景点,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马武寨村北,5条大沟天然形成手掌五指,也被称作一把手寨自古到今,祖祖辈辈流传着东汉开国功臣马武的传奇。

  近两年,泰山村支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着力开发泰山黄帝文化资源,打造寻根文化圣地,发展生态旅游。带领村民绿化4000亩荒山,广栽樱桃、枣树多元经济林,修建环山公路、人文景观园、万方蓄水池日潭和月潭,加快建设集工业、观光旅游业、林业、高科技农业于一体的社会主义农村。美丽的泰山正在昂然崛起!

  春有樱桃,秋有大枣,为泰山一大特色。她敞开胸怀,热情迎宾:秋到西泰山,秋声和韵入诗,秋山红叶入画,秋枣入囤做酒,秋菊晾干泡茶。山醉了,借文人之笔以歌盛世;树醉了,借丹青妙手而成画卷;水醉了,借秋风阵阵而抚琴瑟……春的浪漫,夏的热烈,秋的丰硕,与冬的纯洁……让西泰山的每一棵树认个亲家,让每一个来西泰山的人烧一束香,喝一瓶水,吃一些果,拿一块石,同时开发祈福吉祥之地。

  驻足西泰山,回望中原这段历史的天空,黄帝开天辟地、肇造文明的恢弘豪气,曾经在这里积淀、融汇、激荡和升华,最终催生出源远流长、灿古烁今的中华文明。今日,这块龙腾圣地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积极发掘历史文化资源,集体编著了一本介绍西泰山黄帝文化与泰山村建设的书籍,书名叫《泰山村》,为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西泰山是块风水宝地,寸土寸金,一草一木价值无限。黄帝曾在这里建立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开创了中华文明。面对丰厚的黄帝文化底蕴,泰山人显得更感紧迫和压力,他们铆足劲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西泰山的昨天曾辉煌无比,名传千古,今天则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明天将更加灿烂……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