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真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男扮女装
轰动全国的反特奇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男扮女装
轰动全国的反特奇案

  1956年春,上海市公安机关侦破了一起间谍奇案——特务万国雄男扮女装在社会上公开活动6年之久方被破获!此案破获的消息公布后,全国轰动。在案发地上海市,人们抱着先睹为快的心理,潮水般涌向当时的镇反斗争展览会,争睹这位“女郎”的“迷人风采”及其真实面目——

  ■反动特务忽然失踪

  1944年19岁的万国雄参加了国民党,同年加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彭家瑞所组织的“三思社”。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破坏青年学生民主运动,国民党青年部成立了特务组织“学生小组”,以及“党团组织同志联谊会”,万国雄均为其中的主要成员。他不仅调查进步学生情况,监视进步学生活动,殴打爱国学生,而且是血腥镇压正义学生运动的策划者之一。

  1949年初,在解放大军直逼南京的隆隆炮声中,这个反动特务忽然失踪了。

  不久,广西柳州报社,来了一位自称出生于湖南东安,名为王秀娟的女记者。1950年2月,柳州为我军所解放,这位王女士又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新搬来一位“王小姐”

  1951年初冬,上海市雁荡路55弄9号住宅,新搬来一位“女居民”。“她”的户口簿上写着:王秀娟,女,26岁,未婚,南京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文系毕业。由于“她”年轻貌美,打扮妖艳,邻居们都管“她”叫“王小姐”。

  “王小姐”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当时的新民晚报“上海点滴”栏目中,经常能见到“她”署名“秀娟”的文章。

  “王小姐”平时却很少与邻居接触,但“她”说话柔声细语,女性味很浓,颇惹人喜欢。“她”穿着也很讲究,特别爱穿高领长袖的衣服,即使是炎炎夏日,也照样衣冠楚楚。

  ■“她”活跃于上海新闻界

  1950年2月起,王秀娟渐渐地成了新民晚报“上海点滴”专版的特约撰稿人。据当年与“秀娟女士”交往笃深的一位女编辑老吴同志回忆,当年在她执编的新民晚报“上海点滴”版上,经常有秀娟署名的文章。

  大家都知道,现今的“上海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一带,曾是当年帝国主义殖民者在上海寻欢作乐的“跑马厅”。但是,也许无人知晓由“跑马厅”更名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竟是由这位“秀娟女士”当年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的一篇短文中提出为“跑马厅”正名的建议而引发的。

  1951年6月20日,在新民晚报召开的作者座谈会上,“秀娟女士”娓娓而谈,提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建议:

  “解放后,外滩公园早已正名为‘黄浦公园’,百老汇大厦亦于最近正名为‘上海大厦’;独有‘跑马厅’其名依旧。笔者特建议于下月10日上海市土产交流展览大会揭幕时,将其正式正名为‘交易厅’。因为不久即将揭幕的土产交流展览会,翻开了上海为全国南北货交流的新页。”

  “秀娟女士”的这一建议很快在当天的新民晚报上刊载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连几天,围绕“跑马厅”正名的讨论稿件像雪片似地飞向了新民晚报。不久,上海市人民政府根据群众的建议和呼声,正式将旧时代的“跑马厅”确定更名为“上海人民广场”,并在它的旁边修建了一座供劳动人民娱乐游玩的大型“人民公园”。

  ■“不要查了,我是男人。”

  1955年春夏之交,上海市公安机关收到来自重庆的一封检举信。信中写到,一名叫万国雄的特务分子,现年30岁左右,男性,解放后流窜于江南一带,曾化名王秀娟。两个多月后,重庆方面又转来一封检举信,说万国雄现在很可能住在上海雁荡路一带,信中还附有万国雄的一张照片。

  上海市公安机关经多方调查,住雁荡路一带的并无万国雄其人,亦无叫王秀娟的男性,只有一个王秀娟女士。两个人名字完全相同,但性别完全不同,会是同一个人吗?开始时,连负责侦查此案的公安人员也不相信。但经过周密的核查,却证实了居住于雁荡路55弄的王秀娟就是那个失踪了7年之久的特务万国雄。

  1953年9月26日晚,公安人员敲开了王秀娟的房门,向“他”出示了逮捕证,并要对“她”全面检查。当时,这位风姿绰约的“王小姐”垂下头说:“不要查了,我是男人。”

  原来,万国雄的确曾有男扮女装的变态心理。1944年底,万国雄在南京,单人居住在一间四周布满了空隙的板壁房。就在这简陋而又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里,于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对着镜子涂脂抹粉,穿上女性的衣物扭捏作态,成了万国雄的狂热嗜好。这种昼男夜女的异常爱好,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整整保持了5年!

  正因为男扮女装早已是万国雄驾轻就熟的拿手好戏,所以在南京解放前夕,他在乘车逃到湖南东安的当夜,摇身变成了一位时髦女郎。等头发蓄长以后,又由东安去了广西柳州。

  但是,万国雄这次男扮女装,自然已不是性变态心理的盲目驱使了。在1955年受审时,他写下了这样的亲笔供词:“……我男扮女装,是隐瞒反革命身份,想把我以前七年所做的危害人民的罪行就此一笔勾销了……”

  摘自《文史月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