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6版:情感倾诉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只要把心放在一起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只要把心放在一起
箐文是个有想法且感情细腻的女子,她有时会对本栏目故事的主人公提供一些自己的忠告,看得出她对婚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是,我约请了她,果然她如自己所说是一个对婚姻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倾诉人:箐文,女,三十七岁,职员

倾诉时间:七月九日

采访人:晚报记者 崔迎

对婚姻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恐怕不多,箐文对生活对婚姻的豁达自信确实难得。保持“各自的空间,不去互相猜疑,不去斤斤计较,互相爱对方,但又不能让双方爱得太累,这样的火候才恰到好处。” 这就是箐文女士对婚姻生活的领悟,也是她经营婚姻的“法宝”。现实生活中,因一点点小事而导致婚姻“翻船”的例子比比皆是,深陷感情纠葛的人们是否也能从中有所领悟呢?

感情像潮水起伏不定

箐文结婚9年了,有个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她与丈夫原本在同一家单位上班,但因种种原因丈夫离职,不得已去北京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而箐文则一直留在郑州。

箐文说,刚开始分居时,她跟很多人一样,内心极其空虚,因相爱不能相守,在相思中无精打采地打发着每一天,正像人们所说的“情到深处人孤独”,这种滋味确实不好受。后来时间久了,两人的感情就像变化无常的潮水,起起落落,经过好几年磨合,虽然婚姻能一直维持下来,但是夫妻间常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像正常夫妻那样亲密厮守,如果处处斤斤计较,也许两人早已经分道扬镳了。

她说,有一句老话说得很对,结婚前要睁大双眼,结婚后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行。也有人说,婚姻就像用手抓一捧沙子,你抓得越紧,就越容易漏掉,你拼命地抓,可能就全部漏掉了,只有轻轻地握着,才能抓得更多。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让你不要处处较真儿,要给对方以自由的空间,不要管得太紧。对于长期两地分居的夫妻而言,如果不是这样,很容易分手。

箐文还记得,丈夫离家去北京时,她默默地为他准备行装,常常默默地掉泪,分别时两人更是缠缠绵绵,有着说不完的牵挂。等送走了丈夫,她的心立刻就空了,往日温暖的家此刻也变得冷冰冰,毫无一点生气。离别后,她一直守在电话旁,等着他报平安到达的消息。丈夫走的那晚,她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爬起来坐在床上,心里默默地为丈夫祈祷,默默地望着窗外发呆。

丈夫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寂寞难奈,常常给她打电话,有时只是几句关心的话,就这她听到丈夫的声音就会感动得一塌糊涂。分居刚刚两个月,丈夫就趁长假回郑州团聚,两个人感受着小别胜新婚的浪漫和激情,两人之间的关系越发甜蜜,短暂的相聚成了他们最期盼的事情。

无可奈何两难之间

虽说距离能产生美,但人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里,各种生活细节和困惑也会因分居的原因而产生新的矛盾。

箐文说,有几次自己病了,一个人躺在家里不吃不喝,连个关心照顾的人都没有,饿得实在难受了,就打个电话叫份快餐,一边吃着快餐一边流着泪,那份凄凉真是难以言表。

苦撑了一年之后,箐文很希望丈夫能回郑州工作,而丈夫却希望她辞职去北京工作。刚开始,她也有过这个打算,但是她在北京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随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她便暂时打消了去北京的念头。

因为怀孕生孩子,箐文请了长假,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去北京和丈夫团聚。那段时间,人生地不熟的她百无聊赖,整日望眼欲穿等着丈夫下班回家,在那里除了丈夫,她似乎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的朋友。所以,北京住的那一段时间里,她始终有种找不到“根”的感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北漂”一族的真实感受吧。

孩子出生后,因为需要人照顾,她又回到了郑州。有孩子的女人通常会把全部的心思倾注在孩子身上,她也是一样。自从有了一个乖巧的小女儿,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孤独寂寞了,身边有可爱的小家伙陪伴着,这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围着孩子打转,忙碌起来的她逐渐对丈夫也少了一些思念。

思念少了,日子也就过得快了,转眼孩子就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刚开始,丈夫还是希望孩子去北京读书,但一打听孩子需要的费用大得惊人,再说全家人的户口都在郑州,在郑州上学每学期的学费也花不了几个钱,相比之下,即便想去北京,也因孩子的读书问题而却步了。丈夫在北京的事业发展得很顺利,他成了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业务做得有声有色。这样,他从来就没有回郑州的打算,由此两人的分居便成了长久的生活方式。

因为丈夫工作忙,应酬也多,他回郑州的次数渐渐少了。以前是丈夫有空就往郑州跑,然后就是她抽空往北京跑。探亲是私事,所有费用都是自己掏腰包,所以箐文还是不敢轻易叫丈夫回来,而自己也是尽量减少去北京的次数。

珍惜每一次相聚

箐文说,孩子三四岁的时候,他们之间也闹过几次矛盾。平时本来两人就吵架,但没那么严重。那一次闹离婚的导火线是买房问题,自己的单位团购房子,为买房问题两人的意见发生了分歧。自从有了女儿后,她感觉原来的房子太小了,家里来老人帮忙照顾孩子都不方便,再说在北京买房落户的希望渺茫,所以她希望改善一下在郑州的居住条件,可是丈夫对此事却不积极,丈夫的话让她很气恼,一怒之下,她提出干脆离婚算了,反正生活也没有什么盼头。

因为有了孩子,加上身处两地,离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件事拖了又拖,感情虽然淡了些,因为有亲情的存在,还有两人都对双方的脾气了如指掌,离婚虽然以后成了口头禅,但还是没有付诸行动。

箐文说,也说不出什么具体原因,现在的她会莫名其妙地烦恼起来。不离婚,这样的生活有点累,离婚了,生活又能怎样呢?自己的丈夫也不算差,再找一个也未必就比丈夫强,而且孩子也不能没有了父亲,尽管丈夫对孩子的照顾少些,但总不能没有啊,如果给孩子找个继父,也许以后新的矛盾比现有矛盾还严重。

慢慢地,夫妻俩学会了各退一步,开始不再像以前那样爱争吵了,往日的激情虽少了,但婚姻还是维持了下来。现在,他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和事业空间,视野开阔了,心胸也就宽广了许多,这样一来就不会把心思总是放在一个人身上,尽管矛盾虽然还依然存在,但不像以前那么激烈,那么让人烦恼了。

箐文认为,两地分居的生活是艰难的,能把婚姻维持下来,很不容易。毕竟,人都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没有一些自由,是不人性的,太自由,也是不现实的。最好的状态是,两人各自有着自己的空间,不去互相猜疑,不去斤斤计较,互相爱对方六七分,那样的生活就很不错了。如果把握好这个分寸,分居两地的婚姻同样也能经营得很好。

自从领悟到了这种婚姻生活的“真谛”,自己和丈夫之间的关系改善了许多,不再对丈夫事无巨细一一问个明白,放手给他“自由”的空间,丈夫不但没有远离她,相反还会主动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彼此间的信任感似乎一点也没有消退。女儿就要上小学了,趁着假期,她准备带女儿前往北京探亲,亲情是他们家庭的纽带,她不想让女儿的亲情缺失,而宁愿把分离当成一次次幸福相聚的开始。对于这样一个两地分居的家庭,只要把心都放在一起,那就足够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