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8版:大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始末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始末
30份机密文献首度公开 设计师曾建议在碑内装电梯
开工前设计方案
柱头资料

记者23日获悉,由文化部文艺司等单位主办的“开篇大作——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共计200余件展品以实物、图片、声像、美术作品等多种形式,首次完整再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创意、设计到建设、落成的全过程,其中30余份机密文献图片、创作手稿也是首度公开。

曾建议在碑体内安装电梯

据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方案从发布征集到最终确定历时8年,最终从200多份设计方案中确定以梁思成的方案为主,并参考其他设计。梁思成在结合了颐和园等古建筑外形的基础上,形成了纪念碑的雏形,还在碑顶装饰了一个极具中国古代建筑特色的“小屋顶”。

此次展览也首次集中展示多位雕塑大师作品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计稿。在一系列的设计方案中按照吴作人的设想,纪念碑上应该有一座巨大的工农兵人像雕塑。而另一份图纸则显示,有设计师建议在纪念碑上建一个可供游人远眺的望楼,在碑体内安装升降电梯。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从1949年9月30日毛主席亲自奠基,直至1958年5月1日正式落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耗时最长的大型艺术项目。

【纪念碑·全景】

总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8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68米,雕刻了170多个人物,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

题字 :毛主席写了3幅

在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毛泽东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记者从北京画院提供的史料中看到,这八个大字毛主席共写了3幅。现在纪念碑上的八个大字,就是工作人员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后,从3幅字中取出个别字重新编排的。

碑文:一星期完成154字篆刻

碑文篆刻师陈志敬之子陈光铭记得很清楚,1949年9月23日,突然有几位政协的同志到他家,要求在9月30日前把154字的碑文刻好。9月24日,政协委员把碑文送到陈光铭家,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陈志敬终于按时完成任务。陈光铭还透露说,当时父亲看到的碑文共有154字。大约在1954年后,碑文发生了两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碑文少了“为国牺牲的”五个字,第二个变化是落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敬立”中,“敬立”改为“建立”。

碑心石:34天运送30公里

整座纪念碑总共用了1.7万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才砌成。在纪念碑所有的石料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块整石料碑心石的采运。提供碑心石的青岛石料厂原厂长、86岁的王文建说,石料采集好以后,如何运送重达100多吨的石料确实是个难题。

先对石料进行第一次加工整形,确保石头内部没有缝隙后,准备运往青岛火车站。位于浮山的采石场距青岛火车站约30公里,大部分是丘陵地,再加上缺乏运输设备,搬运大石料非常困难。

后来有人想出办法,将大石料放在一个无缝钢管的初坯上,由进口拖拉机牵引向前拖动。“运送的速度很慢,一天行驶不到1公里。短短的30公里,一共用了34天才到青岛火车站。”

有关资料显示,碑心石采运工作于1953年4月11日开始,至10月16日石料运抵天安门广场工地,有7116名工人直接参加了这项工作。

泥塑:真人当模特做成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170多个人物浮雕,这些浮雕需要先做泥塑,再由雕刻人员按照泥塑的形状雕刻在纪念碑上。参加纪念碑花纹创作的老艺术家顾士元,把泥塑过程称为雕刻的第一次创作,参与第一次创作的大多是中央美术学院留学归来的专家们。

做浮雕并不是专家按照自己的想像去做的,而是有模特作为参照。每个人物形象都是先做泥塑人体,再穿衣服。而塑人体要对照模特,为了让人物更逼真,专家们也会找一些战士来做模特,有的战士同意脱衣服,有的战士不同意脱,说什么也得穿条短裤。

雕刻:先练兵两年才开工

“纪念碑上浮雕和花纹的雕刻是100多名雕刻工匠,用了近3年时间完成的。”老艺术家顾士元回忆说,选人时,负责领导拿了一块样品让大家去做,两个星期后,如果完成的作品被认为是合格的,就被留下来参与纪念碑雕刻工作。经过严格考核,近1/3的人被淘汰了,留下来的有100多人。因为对纪念碑雕刻的要求很高,所以1953年到1955年只是练兵阶段,需要进一步培训、学习。1955年后,雕刻组的100多名成员才正式依照第一次创作的泥塑形象进行雕刻。雕刻工作进行了近3年,到1958年才全部完成,再加上匠人们练兵的两年,仅雕刻部分就用了5年时间。

综合《广州日报》《法制晚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