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高中还没发通知书
考生就到名校的分校上学了
“抢生源”+“名牌效应”造成两种现象
分校分数线比有的公办高中还高 有的公办高中招生“吃不饱”
□晚报记者 张勤 实习生 孙美鑫
本报讯 昨日开始,郑州市区中招录取工作正式开始,考生将会陆续拿到录取通知书。今年实行的是分批划线、一次录取的方式,各所招生学校将同时录取新生。这也就出现了抢生源的“怪”现象,不少已被公办学校录取的考生,还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已经到名校所办的分校交钱上学了。
市区各高中学校的中招录取分数线7月24日刚刚划定,昨日才开始录取,但是有不少公办学校所办的高中分校已开始招生了。
据了解,公办学校所办分校的录取分数线由学校划定,自主进行录取。有不少考生家长在打听分校的录取分数线,尤其是知名高中所办的分校。不少已经被公办高中录取的考生,纷纷放弃公办高中而选择去分校就读。
考生小李今年考了597分,第一志愿报考了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但没有被录取。这时,第二志愿“高分保护”政策起了作用,小李被第二志愿的另外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了。不过,小李没有去第二志愿学校就读,而是选择了第一志愿学校的分校。“我想上第一志愿学校。既然上不了本校,分校应该也不会差。”小李说,班上还有一些分数比她低几分的考生,也选择上这所分校。
正是由于不少高分考生的加入,一些省级示范性高中所办的分校录取分数可能会高于其他省级示范性高中本校的录取分数线。“最受影响的就是市级示范性高中。”市区一位市级示范性高中的负责人说,每年学校都在为能多留住几个高分考生而发愁。
“公办高中录取新生,必须按照市中招办确定的名单进行录取。”市中招办有关负责人说,对于生源不太好的学校,中招办也一直在想办法,通过录取第二志愿考生、调剂没有被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的考生,来完成一些市级示范性高中的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