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当家,惊险不少。昨日上午,淮南街20号,4岁大的小子轩一人在家,看完动画片自己洗个澡,穿上漂亮衣服想下楼玩,一摸门,门被妈妈锁了,跳上厨房爬上窗户想下楼,他家住的可是6楼。幸运的子轩被对面邻居看到,邻居们静悄悄围着小家伙营救,孩子成功脱险。看到子轩的冒险寻路过程,院里的居民思考更多,“习惯把孩子反锁在屋里,安全吗?”
晚报记者 张华/文 廖谦/图
小蜘蛛侠
是这样冒险的
悬:6楼窗户外“挂”个小男孩
昨日9时40分许,淮南街20号,家住3单元6楼西户的刁铁成刚刚到家。老伴阳台上开窗户,却一脸惊恐地跑回来:“对面窗户上有个小男孩在墙上。”刁铁成赶紧跑到阳台。
对面4号楼6楼,一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两只小手紧紧抓住厨房外一铁栅栏,脚踩只有几寸宽的墙沿,一步一挪颤颤巍巍,从西往东挪。“那不是对面邻居小孩吗?”刁铁成的老伴吓得腿软。
老两口小声商议,对面小孩家的大人肯定不在家,孩子前不着路后没有梯的,必须要把他给弄下来。
营救:“不敢叫他,他一扭脸后果不敢想”
“千万别喊他,一扭头就坏事了。”刁铁成之前当过警察,怕老伴惊动了孩子,一再嘱咐。为抢时间,刁铁成拨打了119,嘱咐对方到了附近千万别拉警报,并下楼去接赶来的消防官兵。
邻居孩子挂在6楼,院里的居民老徐一听说,赶紧去找物业帮忙,正在这时,挂在6楼的小男孩意识到了危险,哭着喊“叔叔阿姨,救救我吧!”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找来了攀岩绳,抬来云梯。越来越多的邻居加入到营救的队伍。10多分钟后,众人来到6楼楼顶,物业公司的一保安腰系攀岩绳,下到空中,悬空将孩子紧紧抱住。
回来的妈妈抱着遇救的孩子号啕大哭
10时许,顽皮的孩子被救了下来,邻居们拍着孩子安慰他。正在这时,一位身穿连衣裙的中年女子从外归来,扔掉手中的电动摩托冲向孩子号啕大哭,她是孩子的妈妈郑女士。
“还是接到我老公的电话才知道家里出事了,吓死了。”昨日中午,已经镇定过来的郑女士依然心有余悸。据介绍,昨日9时许,自己送大儿子上课,顺便买点菜。小儿子子轩不愿意出门,要玩电脑看动画片。在回来的路上,郑女士接到远在重庆出差的老公的电话,才知道小儿子在家闯祸,“我出门就一小会儿”。
孩子自己打扮一新,想下楼玩玩
昨日14时许,在子轩的家里,记者见到了顽皮的小家伙。刚刚午睡醒来的小家伙,无论妈妈怎么劝,就是不肯穿上短裤,光着屁股跟哥哥玩,一句话也不说。
“知道他顽皮,没想到这么皮。”郑女士说,子轩虽然今年才4岁多,但是一向顽皮,从不敢让他一人在家,昨日是第一次。在妈妈和哥哥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小家伙都干了什么?
看完动画片,洗洗澡,穿上漂亮衣服,然后想下楼出去玩,却发现门被锁了,小家伙向妈妈“汇报”了动向。门被锁了,小子轩就自己爬上厨房外的窗户,发现窗户下有个栅栏,自己偷偷溜下去,想沿着墙沿找楼梯,没想到一直都没找到,累得胳膊都酸了,回不去又下不去,被困住了。
美国:12岁以下孩子独处,家长要被追究责任
在昨日的采访中,院里居民张女士也是位妈妈,她介绍,实在没人照顾时,之前也习惯把孩子反锁在家里,可看到小子轩的事后,思考了很多,“把孩子直接反锁到家里,是不是真的安全?”
几年前,外地一6岁女童,独自一人在家坠楼身亡,曾引起了法学专家的讨论。一位法学专家表示,目前10周岁以下没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儿童意外身亡事故发生率在逐年增加。而现有的法律只是对监护人直接损害被监护人利益的情况作出了司法解释。单独制定一部幼童保护法或将目前的相关法律条款细化很有必要,制定这样的法律,不是为了指责孩子的监护人,而是更好地保护孩子。
在美国、加拿大,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不可以独处,哪怕在家里也不可以,一定要有成人陪伴。如果家长使12岁以下的儿童独处,被称作“脱离监护”。在孩子处于脱离监护的状态时,如果被邻居及任何人发现后报警,都要追究家长的刑事责任。如果孩子出现意外,家长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将更大。
线索提供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