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设计,正门“神似”苏州博物馆新馆
全部由中国公司承建,工人对一切细节讳莫如深
建交30年新使馆揭幕
美国东部时间29日,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为中国驻美大使馆新馆揭幕。近30年前,他曾在与此地相隔3英里的康涅狄格大道2300号见证历史——1979年3月1日,随着中美正式建交,设于“温莎旅馆”红砖小楼的中国驻美联络处升级为大使馆。“今年是美国大选年,今年底、明年初,我们还将迎来中美建交30周年。”杨洁篪28日说。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彼端的北京,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馆也已进入揭幕倒计时。
几乎不约而同,两栋新使馆建筑将改写中美两国首都的外交版图。“在观察两国之间互建的大使馆时,你可以了解很多两国间的关系。”美国著名外交建筑史学者简·罗福勒说。
是“第二使馆区”新地标
从华盛顿地铁红线的VanNess-UDC站出来,大约10分钟的步行距离,凡纳斯街与国际中心的交界处,中国大使馆新馆的乳白色的建筑群便映入眼帘。这里传统上被称为“第二使馆区”。和有着“世界外交中心”之称的马萨诸塞大道相比,这里的环境少了些嘈杂,多了几分宁谧。
凡纳斯街北侧,与大使馆隔街相望的是华盛顿特区大学,周围则是新加坡、以色列、孟加拉国、尼日利亚等国的驻美使馆。在这个高楼罕见的区域里,中国驻美大使馆新馆颇有地标建筑的风范。
大使馆新馆由美国贝氏建筑事务所的贝建中和贝礼中设计,他们的父亲便是以改建巴黎卢浮宫闻名于世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
华盛顿街景的一部分
新馆于2005年4月22日正式奠基,2006年4月26日结构封顶,加之后期的内部装修,前后经历3年多,占地10760平方米,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在国外建设的规模和投资最大的使馆办公楼工程。
这座堪称地标建筑的新使馆从开工伊始就开始引起美国各界瞩目。华盛顿智库CSIS(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的科特·坎贝尔今年5月在《美国利益》杂志上撰文,将新使馆描述为“钢铁骨架水泥构造的‘要塞’”。对此,简·罗福勒不能苟同。“我见过它在施工时的样子,我觉得它会成为美国外交景色中让人眼前一亮的建筑。”这位因《外交建筑史:建设美国的大使馆》一书扬名美国建筑界的教授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建筑群由一道黑色半开放式栅栏围起,因此少了几分森严气氛。事实上,大多数路人此前并不知道这里就是中国大使馆所在地。“在他们眼里,这儿就是华盛顿街景的一部分。”罗福勒说。
设计费用高达400万美元
根据贝建中的说法,中国政府对设计只有一个具体要求,就是“传达中国重要性,以及体现中国在当今世界所处的位置”。他表示整个建筑群是“遵循中国建筑的基本原则进行的,但采用了现代的表现方式”。贝建中表示,他们两兄弟在设计过程中也曾征询过父亲贝聿铭的意见。
据记者在现场的观察,大使馆新馆的“贝氏”设计风格十分明显。宽阔的入口大厅,有多重天花板、带棱角屋顶的正门主建筑都不由令人联想起出自贝聿铭之手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博物馆中央大厅主庭园被切割成条状的片石假山群这一设计元素也被巧妙地嫁接到了大使馆的露台上。据悉,整个大使馆单单设计费用就高达400万美元。
工地采取封闭式管理
与大使馆新馆仅一街之隔、位于华盛顿特区大学VanNess校区旁边的就是建筑工地了。工人的休息和工作全集中在里面,工地采取封闭式管理。“这是美国政府特别划出来给我们当工地的地方。”工地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
工地的大门上赫然写着“中国建工”四个大字,根据新华社早前报道,中国驻美使馆新馆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日林建筑集团公司承建。从一个工人的只言片语中可以判断,施工的工人是分批进驻,分阶段完成任务的。
美国媒体认为,华盛顿的外交版图将被改写,国际中心与马萨诸塞州大道“分庭抗争”的新格局将由此形成。“由于是新的建筑、令人印象深刻,这可以给予中国一个高调展露自己的机会,也提供了中美之间交流的机会。”简·罗福勒说。
对于驻美新馆的一切细节,中国工人们都讳莫如深,但他们对能参与感到由衷的自豪,一些工人十分朴实地鼓励记者说:“从外面绕着使馆一周,这样看看,问题不大。”据《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