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惊天命案
郎朗 千里之行:我的故事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房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漓江出版社 鲁稚 著

作者从一个教育专家的视角为广大父母传达了她人性化的家教理念:孩子的培养是一次充满喜悦的发现之旅,平凡的孩子也能培养成才!在这个神奇的过程中,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不学乐器,要看孩子的兴趣

孩子一到四五岁,很多家长就开始考虑要不要学乐器了。学乐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旦确定要学,你就要做好准备,经济上、精力上都要有极大的付出。

首先是买乐器,乐器便宜的几百,中等的几千,贵的上万。一般人会选择中等的,音质不会太难听,看上去不是太刺眼,用起来还行,价格也还合适。既然买了乐器,也就有了投资,就不会轻易停下来了,不然就是浪费。再往下学,花钱如流水。初学的时候,学的人多,教得也简单,课时费收得也便宜,一节课少则二三十元,多则八九十元,一周一次,似乎还可以承受。学到后来,大课变成了小课,老师变成了名师,钱自然也涨上去了。当然,到了这时,孩子学得也有些水平了,家长更是舍不得停下,再贵也得硬着头皮上。就这样一直学下去,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到了后来,考级、表演、参赛,都是花钱的事,只不过这时的家长已经麻木,脑袋都进去了,还在乎耳朵?花再多钱也只能认了!

再说精力上的投入。每次上课的接送就不必说了,很多学琴的孩子,上一次课要跑半个城,路上就要耗费几个小时。初学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能力差,几乎都需要家长陪着,家长实际上成了家庭教师,不仅要帮孩子记谱,还要和孩子一起听,你先学会,回家再指导他。慢慢地孩子长大一些了,也有了基础,领悟力也强了,不再需要家长陪学。但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回家以后怎么保证足够的练习呢?只能家长督促。很多时候,在练琴的问题上,孩子和家长之间仿佛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每天都在战斗。

所以学乐器,真的是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父母总是对孩子抱着最美好的希望,看见人家的孩子背着乐器去上课,学着学着,就能演奏曲子了,自己的孩子也不笨,凭什么呀?不甘心,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一门,增加点艺术细胞,也增强点竞争力。但真学起来了,才知道不容易,能坚持下来的人实在不多。

我认识一些学琴的孩子,钢琴买了放在家里,弹了几次就厌烦了,开始家长还逼着学,后来逼也逼不出来了,实在学不下去,钢琴就成了一个摆设。当初花了那么多钱,现在连碰都不碰一下,让家长看着就烦。

所以学不学乐器,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愿望,要孩子真正喜欢。

话又说回来,孩子往往并不真正知道自己的喜好。也许当时他确实是很喜欢,吵着闹着要学琴,但是学不了几次,热情消失了,兴趣转移了,他确实不喜欢了。孩子的天性就是如此,也怪不得他。

如果已经发现孩子不喜欢了,那又怎么办呢?要么果断地停下,不要再花冤枉钱。要么鼓励他,激发兴趣,用意志去坚持。一件事情做久了,做熟了,也会产生感情,哪怕不是很喜欢,坚持学下去,慢慢也会找到乐趣,等到渐渐练得有些名堂了,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悟到坚持的意义。

关键是家长的心态、家长的期望值。孩子学琴,家长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这很重要,如果只是培养素质,作为娱乐,那还好办,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什么时候都可以停,也不一定非要学到什么程度。如果是为了将来在音乐上有所发展,或者是为了考级,为择校加分,那孩子就苦了,家长也苦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2471 2008-08-06 00:00:00 三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