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武林传奇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武林传奇
少林拳脚(资料图片)
张文亭留下的拳谱
张文亭(右坐者)与徒弟马树森的合影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嵩山少林寺

建于北魏,曾遭军阀摧毁

名扬中外的嵩山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武因寺名,寺以武显。”人们常常这样评价少林寺与武术的关系,更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由此可见少林寺的地位。

少林武术起源于北齐(公元550~577年),少林寺第一个精通佛理又武功超群的武僧是北齐僧稠禅师,从彼时开始,少林武术兴旺于唐、宋、金、元,极盛于明,衰落于清。

从公元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200多年,是少林武术和民间关系十分密切的年代。清朝自顺治开始严禁寺僧习武,少林寺僧只能深夜在殿内闭门练功。据说寺内千佛殿砖地上的48个练功习武的脚凹就是那时留下的。也就是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有武僧高手离寺,流落四方传授武艺。

朝廷严禁汉民习武,再加上社会动乱、战争和政治文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少林寺灾难频繁,寺僧渐少。至民国时期,多则三百,少则百余。虽如此,少林寺僧仍苦行习武,争获绝技,出现了飞毛腿贞俊、金罗汉妙兴、鸳鸯脚德根、飞檐走壁的许世友(将军)、铁沙掌钱钧(将军)、发气断链的李根生、铁身靠贞绪等武术名手,均身怀绝技,武功卓著。

不幸的是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焚少林寺,七进院落焚毁四进,主要殿宇及10余部武技医伤宝贵资料同藏经阁一并燃为灰烬。

这次灭顶之灾,使得僧人四散逃亡。经历多次浩劫的少林寺内几乎没有僧人,原本700多套武功大约只剩下200套流传到今天,后来少林寺恢复后,特到民间请回当年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回来传授少林武术。六合拳就是其中的一套。少林拳名家刘振海和少林武僧释永旭曾在合作整理的《少林咬手六合拳》中说:“少林咬手六合拳,系少林寺较古老的传统拳之一,这套徒手套路会的人不多,据对少林寺周围的人调查也只有两三个人会,且均系解放前在少林寺里跟释德根所学。”

张文亭与少林

张家少林拳,传承几百年

柴郭村张文亭家所传武功,名为“少林陆合手”(俗称六合拳),包括耳把、踢打、咬手、扳手、开手、盖手等完整六路、400多招。张文亭的爱徒马树森介绍,少林武术源远流长,门类众多,而各门各派都认为自己所练的拳术是最好的武功,所以都用自己本门的技法去破解自己的技击术,印证本门之武学,借以提高技击水平,从而达到登峰造极。嵩山少林寺的陆合手,就是用少林小红拳与青龙出海拳破解技击之术的印证。

少林陆合手不轻易传人,历代宗师收徒也非常严厉。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考验才能拜师学艺,授艺时也是师父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

说起张家如何习得此少林武功,还有一段奇缘。

张家祖上是柴郭的大户人家,开设有镖局,门徒众多。明末清初,张家的当家人张甲寅把民间颇负盛名的“神手”张勤请回家去做武功教头。据说张勤即是名极一时的少林武僧湛勤,当年武艺高强的他打出山门,还俗后改名为张勤。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的功夫在明末清初正值巅峰,有700多套,和禅、医并称“少林三绝”,能打出山门的张勤的功夫可想而知。

张勤的到来,对张家无异于如虎添翼,他带来的少林武术也很快在柴郭村风行起来。历史上,柴郭人习武风气浓厚是出了名的,郑州方圆甚至外省都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喝喝柴郭水,也能打俩滚儿。”

300多年过去了,张家少林拳传到张文亭这一代。

张文亭生于1906年,其父张玉贤是当地有名的大教士。出生在武术世家,耳濡目染,张文亭自然也爱伸拳踢腿、舞枪弄棒。作为张玉贤最疼爱的幺子,家传的根基和自身的努力使张文亭的武功突飞猛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时逢乱世,张家家道日渐中落。俗话说得好,穷文富武。成年后的张文亭不得不为生存分散精力,但依然每天早晚习武,广收弟子。

“师父临终前再三叮嘱,一定要将拳术发扬光大。”他的小徒弟张海涛说,“师父一生总觉得愧对祖上,他说,他这一代受杂事干扰,练功不是特别刻苦,不像师爷,通宵达旦地练,晚上困了就睡到梨树园里的梨树上,风一吹掉下来,再接着练。”

练武术是个苦功夫,能坚持到底、坚持到老练习的人不多。目前,张文亭的徒弟中,还在坚持的就是马树森了。

(本文未完,请继续阅读C07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2557 2008-08-06 00:00:00 三 郑州武林传奇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