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44版:中国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鸟巢,以前是咱家庄稼地
河南志愿者日记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一个满族家庭的奥运情缘
鸟巢,以前是咱家庄稼地
8月6日,两名来自湖南的焰火工人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附近安装焰火装置,全力准备8月8日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新华社图
那和利在家接受记者采访

您真是叶赫那拉氏的后裔?被问及家族的历史,45岁的那和利靠向松软的椅背,笑着不置可否。他现在的职务是新奥物业公司商贸部经理。昨日,记者在北京奥体中心旁他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他。采访从其桌子上的一张照片说起,照片里,他挺着腰站在偌大的鸟巢前。明天,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将在那儿举行。这名“老北京”颇为得意地说:“鸟巢就建在我家旁。”

在这片地里掰玉米棒子、掏鸟窝

鸟巢和水立方所在地原属北京市朝阳区洼边村,那和利祖辈17代都生活在这里,至那和利这一代,尚存一个完好的三合院。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这个家开始了其家族史上最大的变迁。7年过去,那家被改变的同时,它也见证了另一个巨变。

那和利依稀记得鸟巢所在地以前的样子。他说,那是一片庄稼地。他们家距这片庄稼地不远。儿时的那和利常来这片地里掰玉米棒子,“兴许还和玩伴一起在那儿掏过鸟窝”,那和利甜蜜地向记者回忆。建鸟巢的那块地里,留下了他很多儿时的幸福回忆。

那家是洼边村的大家族,满族,历史可上溯至清朝初年,据说是叶赫那拉氏的后裔,属正黄旗。那和利对“后裔说”不太肯定,他表示家谱在“文革”期间被烧毁,但其父曾告诉他,那家祖辈17代人一直生活在这里。

“一个三合院,有门楼,推门进去后,是一面影壁,再往里走,能看见院落里的两棵大槐树。”那和利描述他们家的“老房子”,一听便知是大户人家。至那和利的女儿这一代,那家五代人基本上都在这个院子里出生。

那和利父辈都是农民,虽然住在北京,但“大伙儿都觉得离皇城还挺远”,这里的人春耕秋收,过着和一般农民无异的生活。那时村里的年轻人去趟天安门,也算是一件挺值得高兴的事儿。

那和利的父亲那忠在村里的声望很高,是名老党员,曾做过洼边村的村支书。48年前,正是在那忠的手中,洼边村完成了从公社到村的变化。即使退下来之后,村里人谁家有婚丧嫁娶,都会请老人家来主持。

洼边村这样自成一体地运转,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样的田园生活结束,村里的田地被建成绿化林,这个小村落由此开始和北京城紧密相连,由一个“独立”的农村,转化成每个城市里都常见的城乡接合部。

不再怎么种地的村民们开始盖房出租,一间房200元、500元不等,简陋的小平房接连竖起,朴实的洼边村民第一次觉得,脚下的土地能如此容易地赚钱。更多的像那和利这样的年轻人,则走出洼边村,干起了个体。

此时的洼边村留给人的印象是“偏僻”、“杂乱”,但村民们个个都做起发财梦来。

奥运场馆选在咱村是咱的骄傲

2001年7月13日晚,那和利与一帮村民聚集在会议室里看申奥直播,当萨马兰奇报出29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是北京时,那和利一下子蹦起来,和村民们激情庆祝。

而就在当天下午,经过全队村民无记名投票,那和利以绝对优势当选为洼边村十四大队队长。现在的那和利不记得当时血气方刚的他,是否有过把大队建设成什么样的承诺,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想法一定是要让乡亲们过得更好些。

由于早些时候,已有洼边村将征用建设奥运场馆的传闻,这使得夹杂在欢庆村民中间的那和利有一丝微妙的尴尬,直觉告诉他,他这个“村官”还没上任就可能要倒计时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2002年,奥运场馆正式选址洼里乡,包括那和利一家在内,该乡总共有2.3万人将被动迁,拟建鸟巢附近的洼里乡洼边村十四大队需搬迁380多户。毕竟故土难舍,从那时起,身为队长的那和利开始一家一户做工作。

那和利的父亲倒是高风亮节,老人表示:“奥运场馆选在咱村是咱的骄傲,有啥可说的。国家的事是最大的事,咱家就带头搬吧。”那家因此成为洼边村第一个搬迁的家庭。其后,不到两个月,洼里乡全乡1万多户顺利搬迁。拆迁过后,许多洼里人一夜之间成为了百万富翁。政府分两部分给村民补偿:一部分是宅基地的房屋补偿;另一部分是集体资产处置,一般人家的房屋补偿都能拿到100万元左右,而集体资产分配下来也有几十万元。

“2002年的北京,100万元买一套房、一辆车绰绰有余。”那和利说,洼边村村民八成以上现在都是有房有车。曾经的洼边村人如今分布在北京各地,那和利选择了留守,他住进了紧邻原村的一栋商品房内。

“出门走不多远就能看见鸟巢。”那和利说。

晚报奥运报道联盟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