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6版:中国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多曼斯基是蒋干?
场外金牌更有价值
郎平成希丁克又何妨
国家大典与草根情怀
北京奥运,什么比金牌更重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郎平成希丁克又何妨

■阿乙(《体育画报》首席编辑)

在科学界有句很著名的话,“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放在体育界,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反过来说,可能会另有一番意味,“运动员(含教练)有祖国,但体育无国界”。在这一行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体育精神和娱乐精神,而这两种精神是无关国籍的,它们属于全人类。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在奥运会女排决赛上中国队和美国队遭遇,并且郎平带领的美国队在我们家门口赢了让她功成名就的中国女排,获得奥运会冠军,那会发生怎样的争论?

很容易联想到希丁克,两个月之前的那场欧洲杯仍然历历在目,1/4决赛上荷兰人希丁克率领的那支“北极熊”俄罗斯队以3∶1的比分赢了欧洲“风车”荷兰。没有人说希丁克不爱国,没有人认为希丁克的行为是背叛,也没有人让希丁克为此付出代价。比赛结束后,很多荷兰球迷伤心痛哭,但他们看希丁克的眼神是尊敬的,甚至有人对他伸出了大拇指。这场比赛下来,很多以前并不认可希丁克的人,包括荷兰人,都不得不为其折服,赞叹其公平比赛的精神和勇气。其实道理很简单,体育就是体育,它也是一种娱乐,而娱乐不应该承载太多沉重的东西。

20年前的中国是一个体育界诞生民族英雄的时代,聂卫平和郎平都是那个时代的民族英雄。20年来中国体育界也不断地在诞生英雄,但慢慢地由民族英雄变成了体育英雄,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变化,也说明了中国人整体心态的改变。对奥运会来说,也仅仅只是一个体育盛会,根本上来讲它传播的是体育精神,并能带给我们娱乐,这个目的达到了也就足够了,至于郎平为谁打球,是否能赢冠军,不是那么重要。话又说回来,即便郎平真的变成了希丁克又何妨?我们难道不应该也为其竖一竖大拇指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3031 2008-08-08 00:00:00 五 郎平成希丁克又何妨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