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卧薪尝胆 重登巅峰 中国军团的奥运冲金战役昨天掀起了一个高潮,在雅典奥运会上摔得鼻青脸肿的中国体操男团以286.125分力压日本队和美国队,继悉尼奥运会夺得团体冠军后,再次回到世界之巅。这是开赛以来,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首枚团体金牌,也是最“解气”的一枚金牌。获得这枚金牌之后,李小鹏的世界冠军数量已达到15个,超越了李宁,成为中国体操新的传奇。 对于中国体操而言,雅典奥运会是不堪回首的梦魇。在雅典,李小鹏、杨威等老将相继失手,男团仅获第五名。中国队也因此被媒体戏称为“摔之队”。北京奥运会,卧薪尝胆了四年的中国男团卷土重来,收复失地,重塑辉煌是小伙子们的最大梦想。 憋了四年 终于等到这一天 一百分钟完成“正名之战” 在资格赛中,中国男团就表现出绝佳的状态,总成绩领先位列第二的日本队5分之多。 昨天上午10时,男团决赛正式上演,国家体育馆的四层看台全部爆满,几十面五星红旗格外醒目。共有8支队伍展开角逐,卫冕冠军日本队和上届亚军美国队是中国队的两大对手。决赛采用6-3-3赛制,中国队的比赛顺序为: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在震耳欲聋的呐喊助威声中,小将陈一冰登场,一只脚出了自由操场地边界。14.575分,中国队出师不利,这个低分也使得中国队在自由操这一项上仅列第六位。经过了短暂调整,中国队在鞍马上马上“收复失地”,46.025,全场最高。第三项吊环,吊环王陈一冰压阵的中国队再获48.875的最高分。第四项跳马杨威、陈一冰的发挥无可挑剔,49.325!这是全场六轮比赛中的最高分。好戏还不算完,在中国队的强项双杠上,黄旭、杨威、李小鹏没给对手任何机会,再获49.025的高分。此时,中国队已领先第二名日本队8分之多!只要在最后一项单杠上不出现重大失误,金牌就将顺利到手。 20岁的四川小将邹凯登场了,他将完成中国队的最后一击。将如此重要的任务压到一个小将身上,他顶得住吗?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但邹凯用一套漂亮的动作打消了人们的担心,他的双脚在垫子上落地“生根”,中国队在该项上拿到了46.950的高分,竟然超过了所有对手!此时,国家体育馆沸腾了,沉甸甸的团体金牌终于落到了中国队囊中。所有观众都站起身来,将最热烈的掌声献给心中的英雄。贵宾席上,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百分钟中国男团完成一场等待了四年的“正名之战”。 小伙子们都幸福地哭了 黄玉斌笑言不用跳楼了 随着邹凯的稳稳落地,全场沸腾了,国家体育馆看台上的中国体操队领队高健和头发已经花白的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紧紧地相拥在一起,可以看到他们的眼睛都湿润了。赛场上,中国体操队的六名小伙子也已经相拥在一起,眼泪抑制不住地夺眶而出,这一刻的幸福、激动、心酸……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终于爆发了出来,奋斗了四年,他们终于夺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耀和辉煌。 四年前的失利,让总教练黄玉斌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他激动地表示:“雅典兵败一直是我的一个心结,压了我四年。从失败的那一天起,我们全体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憋着一股劲,在北京奥运会上一定要把男团金牌夺回来。现在看来,我们这四年的艰苦奋斗和心血没有付之东流,之前我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曾说过一句话:等到我们拿到北京奥运会男团金牌之后,一定要再给我做一次节目。在我们体操队进入奥运村时,我曾说过男团不拿金牌我就跳楼,这当然是激励自己的一句玩笑话。现在我的队员们夺冠了,我可以不用跳楼了(笑)。其实我们的体操队一直有实力拿金牌,今天我们的队员表现得非常完美,我现在没有遗憾了。” 此后,黄玉斌还表示,杨威、李小鹏和黄旭三位历经2000、2004、2008三届奥运会的老将也不会功成身退,北京奥运会后他们还将与体操队继续备战。 体操馆遍布励志标语 “上级逼,下级逼,互相逼,自我逼。不吃苦中苦,难有大突破。不经逼中逼,难上冠军台!” 在体操馆内,这样的激励口号比比皆是。昨日一进体操馆大门,正对面的巨幅标语写着“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从负开始,奋起直追”。而另外一幅则是:“以超人的代价换取超人的成绩”。 除了标语,体操馆内的一面长3.2米、高1.5米的批评墙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是体操队两年前世锦赛夺得8金后设立的。 目前,在训练局体操馆走廊东侧的墙上,仍旧有一块蓝底宣传栏,中央印有14个大字“卧薪尝胆廿五月,刻骨铭心为零八”。 墙上贴着17篇来自不同媒体的文章,共30页,内容全部是批评体操队的评论文章,如《急功近利的“摔跤队”》等。 忘掉成绩,牢记教训,这就是高健当初设立这面批评墙的初衷,而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体操队才能取得如今的成绩。 挑战自我,一切皆有可能 李小鹏夺得第15个世界冠军超越李宁 北京奥运会是李小鹏的第3次奥运会征程。这看似简单的一次出征,却包含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1999年天津世锦赛上,李小鹏一战成名,逐渐成为中国体操代名词。雅典奥运会之前,李小鹏拿到了第13个世界冠军,打破体操前辈李宁的金牌神话指日可待。 沉寂 就是这距离金牌纪录的一步之遥,却成为了小鹏难以突破的一个坎,罪魁祸首是困扰他的伤病。2002年的受伤,成为落在小鹏身上的病根。2005年十运会,小鹏在双杠和跳马比赛中脚踝挫伤加重,在随后的世锦赛上,虽收获一枚双杠银牌,但伤情又一次加剧。当时,李小鹏的伤势很复杂,踝关节中不仅有游离骨,还有腱鞘炎。2006年1月,医生为李小鹏动了手术,小鹏的脚伤只能说治好了一半,另一半肌腱炎症属于劳损伤,不能进行手术,而治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身边的队友不断在世界大赛中创造佳绩的时候,小鹏只能忍着伤痛,坐在场外观战。 坚持 2006年世锦赛总决赛上,李小鹏终于用一块双杠金牌收获了第14个世界冠军,追平李宁的纪录,但老伤让他失去了2007赛季的所有比赛。小鹏没有放弃,他在配合医生治疗伤病的同时,积极投入到各种训练当中,同时保持着开朗和乐观的心态。奥运会前中国代表团成立大会上,小鹏充满斗志地说:“我感觉身体状态不错,挺好,没问题。” 站在北京奥运赛场上,小鹏无比自信——这是他实现梦想的舞台,这是他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其实,对于已经是“英雄”的李小鹏来说,不论是否出征奥运会,都是人生的历练和胜利。“李宁大哥是我所尊重的英雄,超越他的纪录并不是我最终的目标,我要不断超越自我,因为我坚信‘一切皆有可能’!”本版撰文 晚报记者 秦明伟 北京报道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