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第一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谁愿当“空巢领袖”带老人玩儿
一个基站维护班的深山情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没在‘好汉坡’摔过不算好汉”,移动的维护工人在嵩山上摔打自己
海拔1000米以上的三个通信基站,郑州移动用责任与爱心维护着
一个基站维护班的深山情怀

1块钱和3个月

一台发电机和482级台阶

要想把发电机送上三皇寨基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从山脚下通往基站是角度达到40度,482级台阶的山路,登上一回相当于爬28层高的楼,一般人徒手上去也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因为难爬,当地山民称其为“好汉坡”。要想把100多斤重的发电机安全运上去,着实让赵伟强他们费了一番工夫。

“夏天还行,到了冬天就更难爬了。”赵伟强说,每到冬天的时候,踩着结冰的台阶到山顶维护就成为一件更加艰难的任务,“每次上去一趟,都要摔上几次,我们班里都说,没在好汉坡摔过就不算好汉。”赵伟强介绍说,嵩山的地形相当复杂,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山区通信,他们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由于山高路陡,维护班的小伙子在山上不知滑了多少跤,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儿紫一块儿的,还随时有滑下山崖的危险。

最关键也是海拔最高的基站在海拔1512米的连天峰,这也是郑州境内海拔最高的基站。往返一次至少要4个多小时的时间,还要携带设备。赵伟强说,在执行完三皇寨维护任务的同时,他们的同事正在向连天峰的进发之中,而整个网络维护班的12名工作人员,从早晨6点开始就冒雨在登封市境内的各个基站展开了维护工作,“都是份内的事情。”对于每日高强度的工作,赵伟强只说了这样一句话。

周三一大早,赵伟强就和他的同事背着100多斤重的发电机来到了位于登封市少室山西麓的三皇寨山下。头天晚上的大雨到现在还没有停,而为了保障用电安全,景区已经全部拉闸。

长时间的停电就意味着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上的基站有可能耗尽电源,而这会影响整个三皇寨附近的手机通信。要想及时接通电源,就要把发电机抬上山去。

晚报记者 祁京/文 吴琳/图

“没在‘好汉坡’摔过不算好汉”,移动的维护工人在嵩山上摔打自己

海拔1000米以上的三个通信基站,郑州移动用责任与爱心维护着

一个基站维护班的深山情怀

以京广铁路为界,郑州被习惯的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东部是繁华的都市,喧嚣的人群。西部则是安逸的村庄,苍茫的群山。东部代表着现代化和未来,西部则承载着生活和回忆。东部是城市的身体,西部是城市的灵魂。而通信网络,则是连接这座城市身体和灵魂的纽带。

从本期起,我们推出了《东西五十里》郑州移动精品网络系列报道,以郑州为圆心,选择西部的基站、村庄、城镇,东部的高端人群代表,以他们的切身感受,讲述中国移动通信的精品网络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郑州移动精品网络系列报道之向西(一)

郑州移动网络建设部负责人介绍说,郑州西部的登封等县市多为山地条件,要保障更好的通讯质量和更广的信号覆盖面,通讯基站必须建立在所在地理位置相对高的点,而由此便注定,郑州移动的基站建设者们,要将一高一低的脚印留在大山深处的山沟,将一个个新的血泡留在刚好的脚板上,将一颗颗从额头滚到下巴的豆大汗水滴在这片热土,将心血甚至生命托付于网络工程的建设……

“三皇寨的基站我们建设了3个月,而平地上只需要不到1个月。”郑州移动的相关负责人说,相对于城市地区,在山区农村建一个基站付出的心血和投入都要高得多,郑州移动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在郑州,一块砖从砖窑里出来是2毛钱;拉到基站山脚下是3毛;而到了山脚下,只有靠建设者们一块块扛上去,那一块砖的成本就是1块钱,如果再算上设备费用,每一个建设在山区的基站都要比正常的基站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对于郑州移动的网络建设和维护人员来说,每一座建设完成的基站就是一座里程碑,多一座里程碑就意味着一个甚至几个“与世隔绝”的村庄的蜕变。从这座里程碑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大山深处的老百姓与世界的距离在那一刻变得那么的近了。那上面记录着他们的艰辛、无畏、无私、奉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283 2008-08-15 00:00:00 五 一个基站维护班的深山情怀KeywordPh“没在‘好汉坡’摔过不算好汉”,移动的维护工人在嵩山上摔打自己
海拔1000米以上的三个通信基站,郑州移动用责任与爱心维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