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说4年前的8月14日算得上是杜丽的幸运日的话,4年后的8月14日,则堪称神奇。4年前的这一天,杜丽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一鸣惊人。4年后,要想又一次站到领奖台最高处,则需要摆脱从巅峰跌落尘埃的失落感、从万众瞩目到有负众望的挫败感,还有从信心十足到心灰意冷的无助感。 其实在丢掉首金后关于“杜丽还要参加一个副项,还有希望拿金牌”的报道,更多的只是一种安慰的成分。没有太多人会认为她在一个并非强项的项目上让金牌失而复得:这不仅是实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无缘首金后带来的心理阴影。但是,作为当事人的杜丽是个例外,这很重要。 4年前的回眸一笑与4年后妩媚笑容同样迷人,但5天前的潸然泪下与昨天的泪流而出却有着太多不同。我很迫切地想知道,4天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杜丽在做什么?在怎么做?因为其中蕴含的是一段传奇。 这并不是单纯地出于好奇心,而是因为我们的奥运冠军很多,但从来还没有以这种方式产生——在背负着极高的期望值意外失手之后,短短的4天之后却能卷土重来。可以想像杜丽在丢掉首金后希望尽快证明自己的愿望和求胜欲望,但是射击是一个讲究“控制”而不是单纯发力就能行的项目,是一个需要平心静气而不是一个“拼”字或者简单地“打出血性”就能获胜的项目。为什么不是崩溃而是雄起?杜丽在这4天内所进行的调整和她所接受的调整手段,完全可以作为一次经典载入教科书以供所有中国运动员学习——获取金牌的方法比金牌本身更重要。 就像4天前丢掉首金对于中国代表团而言只是数字的减少一样,昨天杜丽的金牌对于中国代表团也不过是一次增加,但4天之间的失而复得“两世为人”却让杜丽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淬火。 杜丽说,这4天比4年还难熬。没错,那4年,她所需要战胜的只有对手;而这4天,她需要战胜的是自己。 晚报首席记者 郭韬略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