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晚报记者 周炜卿 通讯员 靳振华 李卫华 本报讯 昨日,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再次来到浮戏山上马台水库,进一步探究桃花水母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成长规律、活动特点及保护情况。专家表示:“浮戏山桃花水母有可能是我国发现的第十种水母。” 带回的桃花水母都被制作成标本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该院的副院长李治勋和总工程师冯建新让记者参观了从浮戏山取回的桃花水母制作成的标本。十几只桃花水母标本保持了活体的原貌,看起来比活体更加舒展、200多条触须清晰可见。 浮戏山桃花水母 可能是我国发现的第十个品种 据专家介绍,若干万年前巩义浮戏山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地壳的运动变化,美丽富饶的海底世界变成了山川。一年四季喷涌不息的小龙池泉水顺着幽长的峡谷源源不断地流入上马台水库,加之周边群众对这里的自然环境的保护,这里基本上是个“世外桃源”,为水母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条件。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对上马台水库水质分析的结果表明,这里的水质呈弱碱性。专家指出,在我国已经发现的9种桃花水母都比较喜欢弱酸性水域。弱碱性水域出现桃花水母还属首例,像这样生存近一个月的现象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极有可能是我国发现的第十种桃花水母。至于它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还能持续多久?明年是不是还能再见到它们等诸多问题目前还难以做出回答,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上马台水库的桃花水母长大了 记者和专家18日中午时分再次来到上马台水库,尽管山水依旧,可出现的桃花水母却很少,以往成群结队的场面始终没有见到。蔚蓝的水面上偶尔有桃花水母出现,最多的也就是约3平方米的区域内出现五六只。新中镇镇长景秀香介绍:“这里的桃花水母一般都在风和日丽的早上和傍晚出现得较多。” 在上马台水库,记者发现桃花水母比以前的个头大了,和一元的硬币大小差不多,而且大小都匀称。冯建新总工程师解释说:“原来的桃花水母有大有小,表明桃花水母正在成长发育中,现在个头一样大说明它们已经发育成熟。” 专家支招水母保护方法 冯建新支招说:“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就是最有效方法。你们还可以把桃花水母纸做成标本、放大成图片或制作出宣传彩页,让更多的游客一年四季都能了解桃花水母的基本情况,这样对桃花水母也是一种保护。标本的制作过程很专业,干脆由我们提供给你们。”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