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送去了信号,移动工作人员成了始祖山居民最欢迎的人 长在石头缝里的基站,是移动人一扦一锤打造出来的 小鸡蛋有了大价钱 张银水夫妇的小饭馆开在始祖山的半山腰,一见到移动的工作人员,他们就热情地拉着不让走:“又来维护了?来喝点水吧。”只要是移动的工作人员,他们就要往你手里塞矿泉水。 “移动为俺带来了好多生意。”张银水刚接完一个郑州客户的订桌电话,喜气洋洋地说,“自从有了手机,郑州市里的人就可以打电话过来订桌,一到周末都忙不过来。”他说,原来山上的手机信号没有这么强,“都是两三格,也不满,到了山顶几乎没信号。有时候打电话还算漫游。”张银水说,自从前几年新郑移动在这里修建了几座基站以后,手机信号已经基本畅通。现在,他家里几口人都用上了手机,不但互相联系方便,生意也越做越好。“咱始祖山这边的柴鸡和柴鸡蛋都是纯天然的,以前人家都不知道,卖不上价钱。”张银水说,自从有了手机信号,来这里的客人络绎不绝,自家的柴鸡蛋也卖出了大价钱。还有不少商家了解了这里的生产情况和品种,主动到这里收购。商家说:“这是绿色产品,全是自然散养的。这么好的品种,我们以前都不知道啊!现在好了,以后通过电话联系,就可以把这些好的产品运出去了。”现在,张银水出售柴鸡和鸡蛋的价钱是过去的3倍,提起现在的好生活,张银水连声感谢新郑移动。 李建勇介绍说,始祖山风景区位于新郑、新密、禹州三地交界的地方,以前经常有客户反映收到另外2个地区的信号,产生漫游资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郑移动一面和新密、禹州公司积极协商,将该地区的漫游资费减免;一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建设了4座大型基站,基本实现了景区的信号覆盖。 沿着陡峭的山路前行,我们就进入了新郑的始祖山景区。道路的一旁是嶙峋的怪石,另一旁是悬崖。虽然海拔只有793米,但坡度极大的山路还是让我们的采访车几乎开到了最大马力。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地方,要想建设基站有多么困难。 郑州移动新郑营业部网络部主任李建勇说,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已经完成了3座基站的建设,基本实现了景区覆盖。而更多的基站,也正在建设之中。 晚报记者 祁京/文 吴琳/图 李建勇介绍说,在始祖山基站的建设之中,他们面临着几大难题。一是选点划线难,由于始祖山地形复杂,他们要从这座山头翻到那座山头,一个点一个点地测,一座山一座山地看,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建基站。二是交通运输难,山区的地形决定了通信基站只能修建在能覆盖全景区的山坡或山冈上。三是土建工程难,由于始祖山上几乎都是岩石,是一个标准的“石头山”,建设起来难度非常大。四是电力引入难。 “但是始祖山是和拜祖大典关系最密切的景区,我们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李建勇说,基站的铁塔材料接近20吨,由于山高路陡,小型的机动车上不来,大型的车辆又无法通过。为了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他们租用了当地农民的牛车,采取“牛拉人推”的方式将一棵棵线杆和设备运到位;线杆运到了山上,可栽杆又成了一大难题,平常都是在土地上栽线杆,现在可是要把线杆栽在石头上,只能采用人工的方式,一扦一锤地在石头上凿出坑来。“平常一个月就可以建好的基站,在这里用了近四个月时间,并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李建勇说,如果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移动本可以不必花这样大的代价去搞基站建设,“但是我们有对用户的承诺,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必须做出自己的贡献。” 郑州移动网络部负责人告诉记者,2008年,郑州移动的“精品网络中原行”着重解决的就是郑州西部和南部山区和景区的深度覆盖问题,“在边远偏僻的山区建起基站、通上电话,让郑州全境的乡、村、镇和所有家庭实现通信信息的全覆盖,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村民都能通上电话,获得信息、沟通社会,是我们每一个郑州移动人担负的光荣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只做了份内事情。”这位负责人总结道。 到今天为止,《东西五十里》向西的报道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将向东进发,为大家讲述关于郑州移动精品网络的新故事。 当我们一次次地走入郑州西部的山区、景区、村镇,看到坐落在那里的一座座移动“铁塔”,知道在“铁塔”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我们才发现,“铁塔”虽然冰冷,传递的却是人与人之间脉脉的温情。只要手机有了移动的信号,即使生活在最偏远地区的人也不觉得孤独,因为背后连接着众多殷切的目光。一格格的信号,给予他们的是信心,是力量,更是希望。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