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八月 收获激情 晚报首席记者 郭韬略/文 晚报记者 白韬/图 24日晚9时20分,在鸟巢上空燃烧了整整16天的圣火已缓缓熄灭,奥运会从此进入伦敦时间。 所有人都轻轻舒了一口气。北京赢了! 从2008年8月8日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开始,北京给世界端出了一道华美的体育盛宴。7年磨一剑。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对奥运赛事盘点、采撷本届奥运会亮点也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那就让我们走进老胡同,靠近志愿者,用平常人的眼光去倾听、去感受北京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激情与悸动。 [老胡同] 焰火、鲜花、红旗、灯笼,这些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有的符号,出现在8月的京城,出现在每一个胡同深处。 “这段时间北京城就像过节一样。”8月23日下午,后拐棒胡同老居民王红燕阿姨这样说。和北京城大多数老人一样,65岁的王阿姨是北京众多城市治安志愿者之一。 “北京的胡同很神秘,里面的人很热情。”8月23日,正在永康胡同采访的德国游客罗伯斯说。他的身后,树阴下老人在竹床上纳凉,孩子们在嬉闹玩耍。奥运的激情和胡同的淡定悄然结合在一起,这是每一个人在奥运会期间走进北京胡同后最真实的感受。 [志愿者] “忙些,也不怎么累”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总数将达50万人,这是历届奥运会志愿者总数最多的一次。”今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宣传处处长易帅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其中10万人是赛事志愿者,40万是城市志愿者。 “每天的节奏很快的,忙些,也不怎么累。” 8月22日下午7时,地铁2号线上,志愿者张娟娟说,她身边靠在座位上昏昏欲睡的是同伴周丽。从8月6号开始,这两位来自山东的女大学生每天早上5时就得起来,换乘地铁赶往五棵松场馆区。“刚开始还是有些不适应,每天的事情还是很多的。时间很紧,老觉得睡不够。”张娟娟说。和北京奥运会10万赛事志愿者一样,张娟娟感到:“每天的生活都是新的,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激情的经历。” [文化大餐] “看这样纯正的话剧,很过瘾!”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了文明古国的泱泱大观。 8月20号晚7点30分,国家大剧院。由山西省选送的2008北京重大文化活动参演项目之一的话剧《立秋》正式开演,当晚国家大剧院戏剧厅内座无虚席。事实上,从2008年3月开始,来自80多个国家的260多台优秀剧(节)目和近160项艺术展览,在北京各大剧场和展览馆陆续推出,2万多名国内外艺术家参加了演出和展览活动,超过400多万的观众零距离享受了这顿由文化部专门为北京奥运会精心制作的“饕餮”大餐。 “能在国家大剧院观看这样纯正的话剧,很过瘾!”专程从密云县过来看演出的观众王小妍说。 [奥运元素] “让亲友分享北京奥运会的激情” “真没想到,买奥运纪念品的人这么多。”8月23日下午,王府井商业街“奥运特许商品专卖旗舰店”店内,来自湖北黄石的牛子军带着大包小包挤出人群,气喘吁吁地说。和很多真正的“奥运迷”不一样的是,教师职业给了牛子军在这个暑假“近距离”看奥运比赛最大的便利。 快开学了,牛子军决定在北京奥运特许商店买些纪念品。“福娃、纪念邮品、鸟巢模型,各种奥运纪念品应有尽有。难得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来趟北京,回去给孩子、同事和亲友们带点东西。也让他们分享北京奥运会的激情。”牛子军说。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