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物
传记
悬疑
推理
家教
课堂
都市
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物
传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郎朗 著

人物

传记

郎朗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青年钢琴家,郎朗对于“竞争”、“赢”、“第一”、“梦想”、“牺牲”、“坚持”等理念在他成功路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了坦率的陈述,这种对于成功的热切渴望与破釜沉舟的追求,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极具启示性和参照性。

我只能毫无准备地来到日本

一个星期后,在1995年的8月,父亲、赵教授和我来到了日本的仙台。我换了本蓝色的护照,因为这次我是公派出国。在日本报纸上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年轻女孩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孩和我一般大,站在一架大钢琴前面。

我问赵教授:“那是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她是日本最好的钢琴学生,一个才华横溢的日本女孩。这儿的媒体爱透她了。毫无疑问她会赢。”

他的话深深地打击了我。我仔细地审视那张照片。她的眼睛清澈,双手纤柔。我想象她细长的手指飞掠过琴键。我问道:“你知道她要弹的曲目吗?”我的老师说:“我不知道。但不管她弹什么,在人们心目中,她都是最有希望获胜的。”

不久,父亲又打听到,还有一位人们都看好的选手,是一个乌克兰的女孩子,她三年前在莫斯科举行的上一届比赛中拿了第二名。父亲说:“我们必须要观察她们练琴,研究她们的技巧。”我们还有一个星期去做这样的工作。

我找到了她们练琴的地方。她们琴房的门虚掩着,我可以朝里观望,看她们的手指如何移动,观察她们如何处理音乐的分句。她们的琴弹得非常有力度。我看她们弹琴看了很久,直到一位来采访日本女孩的报社记者走过来,问我在干什么。我如实对他说了。他笑了笑,把我说的话记下来。也许他会在报道中说我的坏话,但我不介意。我需要亲耳听其他选手弹琴,这样我才会更有动力,要去击败他们。

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比我以前参加的任何比赛规模都大得多。我们下榻的饭店竖起四十面国旗,代表所有参赛学生来自的国家。第一轮后,只剩下二十面国旗。中国派的十名选手全都过了第一轮,但第二轮比赛很关键,四十名选手大多数会被淘汰,只剩下六名进入决赛。

前头说过,在音乐学院的一次期末考试中我拿了第三名。那个拿了第一名的男孩也来日本参赛。他信心十足,见人就说:“我是第一名。”但是第二轮过后,公布进入决赛名单时,他榜上无名。事实上,进入前六名的选手中只有我是代表中国的。其他人包括两名俄罗斯选手、一位英国女孩,还有就是来自日本和乌克兰的那两个女孩。我们六个人都将和莫斯科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我很兴奋,但同时也很担心,因为我从没有和任何乐团合作过。还在北京的时候,父亲曾托赵教授联系一家国内乐团,帮我排练一下,但赵教授说我们得出差不多两万块钱才行。我们无论如何是出不起那笔钱的。

父亲问赵教授:“你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吗?”“没钱这事儿就难办了。”于是我只能毫无准备地来到日本。

父亲告诉我说:“演奏的时候,想一想你妈,想她是多么爱你,想你是如何思念她,想她对你意味着什么。把你对她的爱和思念都倾注到肖邦的音乐里,其他什么人什么事都别想。郎朗,为你妈好好弹。”我心里想着母亲,很快就适应了身后乐队的音色和节奏。这样想着,尽管母亲此刻和我远隔万里,我感到她就在身边,就坐在我童年崇拜的英雄们空出的位子上。在演奏的时候,我把对她的思念全部倾注到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我找到了一份灵动的满怀孤寂的诗情。那是我以前弹琴时还从来没有感受到的。莫斯科爱乐乐团的演奏精彩纷呈。我喜欢和乐队合作演出的每一刻。一旦有了乐队的支持,你就好像长了翅膀一样,可以自由翱翔。

52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386 2008-08-27 00:00:00 三 人物<BR/>传记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