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6版:城市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风书 墨海领潮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风书 墨海领潮
8月26日中午,黄岗寺小学一间简陋的教室内,这里的孩子们正在练习书法,老师们不时给予纠正和指导。这所小学是省会目前坚持把书法作为正常课程进行教学为数不多的学校之一。
一了在海外办书法展览时,外国媒体对其进行报道的报刊资料。

(上接C03版)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现今书法面临哪些困惑

如何让汉字在现代化语境中散发光彩

“真正要谈书法问题,却往往在书法界很难听到真正的声音,可能是书法的玄秘精神,已经被书法圈里面的人活活弄死了。也可能正应了古人所说的话,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近年来,无论是一了的创作还是言论、行为,在书法界、在社会上都算是非常有争议的。对此,一了表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没有必要去解释。“书法问题,我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在当下谈书法,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在很多场景,它已经成为非常庸俗的事情,大家都在回避。现代书家思考的问题,几乎都与艺术没多大关系了。他的创作所指向的问题,都与书法的精神性及汉字的精神性没有多大的关联,都是在一种利益化的 ‘怪圈’里打转转,都没有切入到书法的本质性的问题。”

“我从来没有反传统,我只是觉得传统需要当代性。”一了说,“书法是以往文人士大夫的一个脸面,是教养的一个再现,甚至是他日常生活的一种必需。但是在当下,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语境,所以书法的问题也是从传统向现代话语转换的一个问题。

“我现在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当代的人,怎么重新诠释或者认知传统。实际上就是让传统的语言在当代赋予一种新的生命力。那些优秀的传统都是每一个时代一些非常有智慧、非常有创造力的书家,是他们的‘挥运之术’让汉字于他们的那个时代大放异彩,激活了汉字的生命力。为什么不可以让汉字在当下这个现代化的语境中散发出汉字的光彩?这是书法的责任,假如现在还延续古人的方式,那将是一种失语状态,尽管在写汉字,写唐诗宋词。书法家的悲哀就在于基本上不思考汉字在当下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真正要谈书法问题,却往往在书法界很难听到真正的声音,可能是书法的玄秘精神,已经被书法圈里面的人活活弄死了。也可能正应

古人所说的话,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朝夕相处,天天面对,汉字的神性与精神在我们的眼前,活生生地死了。

“我在日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真正对于书法有着深刻实践的往往是书法界以外的,尤其在油画界产生了一批深入汉字灵魂的大艺术家,在他们的笔下,真正完成了中国古代书论对于书法美学的至高理想,这一点对我内心的震撼是难以磨灭的。反观国内,似乎让人产生很多失望与茫然,当然,徐悲鸿、刘海粟那一代人,无论书画都飘逸着一种汉字文化精神深层的气韵,当下的确很少见到了。”

在谈到对三国书法的评价时,一了说:“中国叫书法,日本叫书道,韩国叫书艺。从名称上能体现出他对一样东西的认识、认知状态。这些名字在中国古代的书论里都出现过。

“书艺肯定就是书法的艺术;书道就是古代哲学里讲到的书法,就是‘由技进道’通过技术接近道的根本;我们中国整个状况还是比较崇法,讲究法度、技法,讲究技法、法度恰好是艺术上升到终极的一个障碍,技法是一个基础,但技法上升到一个高度你不抛弃或转换的话,那么技法就成为你创作的障碍了。

“所以说我们现在看中国的书法界、国画界,从官方、美协书协的角度,我们来看这些所谓的书法家、画家大多数都处在写字、画画的状态。我们要的是通过这个书写,你把内心那种对传统文化的哲学精神体现出来,不管你的指向性是道家还是佛家、禅宗还是儒家,你的笔墨承载的气韵是不是有一个精神指向,而不仅仅是在写字。”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501 2008-08-27 00:00:00 三 中原风书 墨海领潮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