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郑州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崭新的诺基亚手机
只卖300元?
是晚报报道
让我们找到幸福
二七广场上的花坛
还能当饭桌?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他和她的家直线距离仅150米
可两人一直不相识
是晚报报道
让我们找到幸福
“本市年龄最大的剩男、剩女”国庆节要结婚啦

他和她的家直线距离仅150米

可两人一直不相识

是晚报报道

让我们找到幸福

□晚报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赵鑫

本报讯 “非常感谢晚报,是贵报的一篇关于‘吴月老’的报道,让我看到了希望。”昨天,市民张僳说。他是一名医生,今年50岁了。国庆节,他就要结婚了,是晚报报道的“吴月老”帮他找到了另一半。

“吴月老”搭鹊桥,医生、会计来相会

“一对年龄分别是50岁和40岁的单身男女,要结婚了。他们可是郑州市年龄最大的剩男、剩女啊。”昨日,62岁的吴福银向本报报料。3年间吴福银已促成几百对新人成婚,本报曾多次进行过报道。

据吴先生介绍,40岁的侯秀花是一家商贸公司的主管会计,50岁的张僳是我省一家医院的主治医师。两人事业上硕果累累,而在爱情上却是颗粒无收。于是,两人分别找到“吴月老”寻找另一半。

在“吴月老”的牵线下,去年12月8日,两人见面了。

是晚报报道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非常感谢晚报,是贵报的一篇关于‘吴月老’的报道,让我看到了希望。我通过晚报记者联系到了吴福银老师,吴老师最终促成了我和小侯的结合。”昨日,张僳说。

“有人说,剩下的全是‘一等品’,我见了侯女士后,才真正感觉到此话不虚,小侯本质朴素,一看就是值得交往的人,更何况我们有共同语言。”张先生这样介绍他对侯女士的第一印象。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通过多次交往,张僳和侯秀花发现,原来他们住的是那么得近——直线距离仅150米。而侯秀花也为自己能找到这样优秀的老公感到幸运。

今年8月18日,两人领了结婚证,国庆节他们就要举办婚礼了。

剩男、剩女们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吧

告别了剩女身份的侯女士说,一本时尚杂志曾这样形容“剩女”,长得漂亮、学历高、有思想、有个性、有原则、有品位、感情丰富、十分自我……却找不到男朋友。“可我觉得自己并不挑剔,只是认为婚姻是要找一个一起生活大半辈子的人,我很看重它,希望一生只有一次婚姻。”她认为,剩女被剩,往往不是因为她们蔑视婚姻,特立独行,而恰恰是因为她们坚守原则,尊重婚姻,宁缺毋滥的表现。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张僳说,剩男、剩女要有正确的恋爱观,要摆脱其居高不下的择偶心态,不要做脱离实际的空想家,抓住机会,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350 2008-09-05 00:00:00 五 是晚报报道<BR/>让我们找到幸福KeywordPh“本市年龄最大的剩男、剩女”国庆节要结婚啦他和她的家直线距离仅150米
可两人一直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