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晚报记者 张璇 本报讯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都是下岗职工,有的人甚至每天用咸菜和馒头度日。四川地震后,她们自费来到绵竹近一个月,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46个孩子撑起一片天。她们这样称呼自己——河南娘子军育婴师抗震援助志愿者。 12名下岗职工志愿者自发去灾区 43岁的杨建丽是一名下岗职工,今年4月,她在参加育婴师的职业培训课程上认识了一帮同样情况的好姐妹,四川地震后,班上的30多人都时刻关注着灾区的情况。看着那里的孩子正在遭受灾难,她们再也坐不住了,想利用自己所学的东西为孩子们做点事。“要不咱们去四川当志愿者吧。”不知道谁先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响应,最终,有12个人确定了下来。 “我跟家人一说,他们都特别支持我。”杨建丽说,80多岁的老父亲听说后,拿出2000元给她做路费。杨建丽说,另外的11个人也都得到了家人的理解。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6月29日,这个12人的队伍向着绵竹九龙镇清泉村出发了。她们还给这支队伍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河南娘子军育婴师抗震援助志愿者。 “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艰苦多了。”一来到清泉村,她们立即面对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缺水。“十几个人每人只能喝几口。” 杨建丽说。 “没有吃的,就只能就着盐巴吃野菜。”没有充足的食物,当地的老乡冒着生命危险到山上采野菜回来,煮熟后撒点盐就是一顿饭。除了这些,娘子军们还面临着泥石流等危险。“帐篷就建在山脚下,每天晚上都不敢合眼。”经历余震已经是常事,她们还常常抱着同样受到惊吓的孩子彻夜不眠。 她们辅导了46个孩子,还建立了档案 虽然条件很艰苦,可娘子军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有46个孩子都曾接受过她们的辅导。“育婴师是辅导婴幼儿的教育。”地震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敏感、恐慌,为了能帮助孩子们早点走出阴影,她们给每个孩子建立了档案,记录每天的变化。 刚开始,1岁9个月的付秀怡婷根本不能离开外婆。“谁接近她都不愿意。” 杨建丽说,如果外婆离开一阵子,付秀怡婷就会异常恼怒,抓起身边人的胳膊就咬。经过辅导,“整整一个星期,她才能安静下来”。 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地改变,娘子军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从6月30日到达清泉村,一直到7月25日,此时只剩下杨建丽一个人了。“我也快撑不住了,再不走就得让老乡照顾我了。”由于来之前,杨建丽刚献了400CC的血,身体一直没有恢复,近一个月的劳累让她差点支撑不住了,于是只好选择先回郑州。 “这是第五次给孩子们寄东西了。”昨日,杨建丽又跑到邮局,准备把洗出来的照片给孩子们寄过去,每张照片的后面都有一句祝福的话。“我们只是想为孩子做点事。”杨建丽说,她们这个队伍都是下岗职工,这次去四川全是自费,甚至一名天天吃咸菜馒头的学员也要去绵竹。 这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27岁,她们的名字是:杨建丽、杨德萍、李玉兰、岳红燕、牛秋红、杨会霞、李莉萍、孙淑典、毛群霞、杨改松、马春红、高莉。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