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北京残奥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希望之鸟飞向灿烂梦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希望之鸟飞向灿烂梦想
盲人歌手、地震女孩、轮椅冠军升空点火共同感动世界
王晓福举起中国代表队大旗
三届跳高冠军勇敢攀登点燃火炬
为练动作曾磨掉头发的武术小子

奥运会的开幕式,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惊喜欢呼,而9月6日晚残奥会的开幕式,令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噙泪感动。这泪光,不是因为同情,是因为感动和骄傲,是因为那些瞬间让我们体会到了所有生命同样的梦想、坚持与快乐。

晚报首席记者 郭韬略 北京报道

最感人的舞步

北川折翅 “小天鹅”舞动奇迹

当晚开幕式上,《永不停跳的舞步》的表演中,12岁的小李月是主角。数十位其他演员环绕在她周围,用双手表现了舞蹈中的灵活健康的双腿,小李月在最中间享受着芭蕾的快乐。

李月是一个俊俏的女孩,爱好跳舞与画画,大地震发生前,李月已开始学芭蕾舞。舞蹈老师说她的长相、身材以及天赋非常适合跳芭蕾舞,李月很开心,学习也更加刻苦。

汶川地震发生后,小李月被困在北川县曲山小学的废墟里,在遇难同学身旁,李月向记者喊“叔叔救我”。5月15日上午,被困70多个小时后,为了挽救被坍塌物死死卡住左腿、已经危在旦夕的李月,救援人员无奈之下,作出给她截肢的决定。

经过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接力,小李月挺了过来,后来,她在绵阳404医院又接受了断肢再截手术,彻底脱离了生命危险。在医院,她对亲人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身边的同学都不在了,但是我一直想着跳舞,就坚持了下来!”

最感人的举动

目标九金 中国旗手“东方飞鱼”

9月6日21时30分,作为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最后一个出现在鸟巢的跑道上,担任中国军团旗手的是有“东方飞鱼”之称的游泳运动员王晓福。王晓福是云南玉溪新平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6岁由于被高压电击中而意外失去右臂。在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上,尽管是首次参加残奥会,但是王晓福一人独得3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并同时刷新3项世界纪录,这个成绩也震惊了世界。在北京残奥会上,王晓福将参加7个个人项目及两个接力项目的比赛,年仅20岁的中国旗手将在水立方里向八金王菲尔普斯的纪录发起冲击,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将水立方再次变成“水魔方”。

最感人的仪式

为点火炬,他每天练到凌晨

9月6日晚的侯斌,以那39米的坚强攀升,感动了世界。这位失去了左腿的三届残奥会金牌得主,曾经以单腿跳出最精彩的人生,而在当晚,他又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完成了人生最辉煌的超越。

为了完成这次残奥会开幕式上的点火,侯斌进行了20余天艰苦的秘密训练。上午练体能,下午熟悉吊高空技术。由于点火仪式的保密性,侯斌只有在后半夜一遍遍练习排练动作,每次练习都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从最初5分钟只能拉升十几米,到昨晚顺利攀上鸟巢之巅,侯斌为这一时刻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在第10届美国亚特兰大残奥会田径场上,侯斌一举跃过1.92米的横杆,那个高度比他的身高足足多出16厘米,那个瞬间,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此后连续两届残奥会,侯斌均成功卫冕。本届残奥会,由于他所参加的跳高比赛级别参赛人数过少而被取消,侯斌无法再次出现在赛场上,但侯斌依然乐观:“除了运动场,我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果然,侯斌在一个更辉煌的舞台上,完成了人生新的高度。

最感人的河南演员

河南小福牛“节日”添喜气

小演员们高高跃起,然后匍匐在地,同时揿动背部的机关,2000个可爱的残奥会吉祥物“小福牛”顿时出现在观众面前,现场随即欢声雷动——2000位河南小演员用他们精彩的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鸟巢内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一张张还挂着汗水的小脸儿上写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满足,他们过去将近一年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2000多人的辛苦“小福牛”

9月5日上午9点,北京大兴的某武警训练基地,这里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演出的排练基地。2000多位小演员已经开始了紧张的排练。前一天晚上他们才在鸟巢进行了开幕式的第一次带妆彩排,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方才返回驻地,但考虑到距离正式开幕仅有一天时间,而彩排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演出团负责人、塔沟武校副校长刘海科还是决定把孩子们一大早就“揪”起来。

2000多人把演出场地占了个满满当当,这让原本应该进行的闭幕式排练不得不延期,但负责闭幕式的导演并不以为忤,相反以此来激励自己手下那些比这些孩子们大得多的演员:“这些孩子们是凌晨两点才返回基地,今天一大早就起来排练,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一边看着小演员们整齐划一地排练,这位导演一边赞叹道:“孩子们真不容易,他们的演出质量也非常高。可以说是四大仪式(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中最精彩的节目之一。”

被“金刚钻”钻掉头发的头顶

年初当《节日》的创意一出台,就对演出队伍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有着2.8万多名学员的塔沟武校几无悬念地成为了承演单位,而在学校内部,却有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学员的积极性非常高,都是孩子,没能选上的就哭鼻子,来北京之后,又有一些替补队员提前回去了,不愿走,就哭鼻子,有的学生家长也陪着哭,光‘安抚’工作就费了很大精力。”刘海科说。

然而对于这些不少人还得“抱着布娃娃睡觉”,“白天训练量一大,还不时会出现尿床现象”的孩子们,等待他们的绝对不是轻松的嬉戏。“这么多小孩子,首先得在生活和管理上不能出问题,小点儿孩子,平时洗脸、刷牙,打开水,都得盯着他们,夜里也要经常起来给他们盖盖被子。”教练李令说。

《节日》的内容,是孩子们以舞蹈加武术的动作,来模仿牛、海鸥、青蛙、鸭子等动物,这些看似轻松,难度却很大。表演中有一个叫做“金刚钻”的动作,头顶地,身体翻转。在正式表演中,每个演员要“钻”8次,而为了确保演出成功,队员们平时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教练在平时的训练中给每个队员发了个护腿套在头上,以避免受伤。长时间训练,不少小演员的头发磨掉了,早早就成了“谢顶”。在大兴的训练基地内,随处都能看到头顶上缺一片头发的小演员。

“练武术好玩儿不好玩儿?” “好玩儿。”

“在这练得苦不苦?” “苦,但是为了残奥会,再苦也值。”今年7岁,但练武已经快3年的小演员岳园用稚嫩的声音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脸上却写满了认真。

最感人的手语和歌声

失聪女孩望《星星》

320位花季女孩,因为失聪无法体会到声音的丰富,她们甚至已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心中对美的憧憬。但是,在《星星,你好》这段舞蹈中,这些身穿洁白衣裙的女孩,对着星空,用手语倾诉内心的祝福。这段舞蹈恬静优美,小号的旋律袅袅扬扬,手语与音乐一样蕴含着深情,如同这群失聪女孩对家人、对朋友、对爱人的柔情细语。宁静之中,几束礼花飞起,漫天星空灿烂,映照着女孩们天使般的身影,这不也正是她们对所有残疾人生活幸福的祝愿吗?

纯净抒情唱《天域》

“歌声里,我看见了美丽的姑娘;歌声里,我走进了广阔的天域……”听到主题歌《和梦一起飞》,观众们感受到振奋,而这首由盲人歌手杨海涛演唱的《天域》,亦让人感动。象征着光明和温暖的“太阳鸟”从鸟巢顶端缓缓飞下,慢慢地飞向舞台上的盲人歌手杨海涛,歌声也慢慢地响起。《天域》这首歌跟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并非气势宏大之作,但以抒情的旋律取胜。杨海涛并没有太多的舞台动作,但纯净的声音具有最打动人的力量。

最感人的旁观者

身患绝症,母亲成就最大心愿

9月6日深夜11点,在鸟巢4号通道演员集结地的门外,一个衣着普通的中年妇女和一个身穿演出服的小演员紧紧相拥而泣,这是一对难得相聚的母子。对于儿子朱定天来讲,他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演出,对于已经是肺癌晚期的母亲董昌毅而言,则是实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愿望:现场观看了儿子在残奥会上的演出。

老家在安徽的董昌毅夫妇,10多年前搬到宁波,以捡废品为生。2006年,夫妇俩将从小喜欢武术的儿子朱定天送到了塔沟武校学习。今年7月份,董昌毅被查出了身患肺癌,并且已经是晚期,医生判断她的生命可能超不过3个月。因而在得知儿子将参加“残奥会开幕式演出”的消息后,现场观看儿子的表演,便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在塔沟武校的多方努力下,9月6日晚,董昌毅终于得到了一张宝贵的残奥会开幕式门票。“虽然在2000多人中,我根本无法认清哪个是我儿子,但能现场看到他的演出,感受气氛,我也非常知足,孩子能有出息,我非常高兴。”看完演出后,董昌毅激动地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989 2008-09-08 00:00:00 一 希望之鸟飞向灿烂梦想KeywordPh盲人歌手、地震女孩、轮椅冠军升空点火共同感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