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快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到2015年 我省民用机场增至8个
局委办负责人访谈录(四)
河南造“玉米第一种子”
为全国农民增收140亿元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造“玉米第一种子”
为全国农民增收140亿元

河南造“玉米第一种子”

为全国农民增收140亿元

郑单958,是一个玉米品种的名称,它在很多种植玉米的农户中的名声可是“响当当”的。而主持研究“郑单958”杂交种的堵纯信也被誉为“第一种子之父”,在今年初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9月6日,记者来到堵纯信的家里,听他讲述玉米杂交种的研制过程。

“一号种子”种了2.5亿亩

“高产稳产广适紧凑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是堵纯信老先生的研究成果。堵纯信从河南农学院(现为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和粮食作物研究工作。堵纯信培育出“郑单958”、 “豫玉17”、“豫玉19”等一系列优良杂交种,其中的“郑单958”更是被称作“一号种子”,现在已经推广种植了2.5亿亩。

帮助农民增收140亿元

要想选育出一个高产稳产的新品种,可不是一件易事。堵纯信终于在退休一年后,也就是1996年成功研制成郑单958。据介绍,以前高产玉米育种,主流方向是稀植大穗品种,一亩地能种3000棵左右,亩产能达到350公斤就不错了。而郑单958通过密植的方式,每亩能够种植4000棵至5000棵,平均每亩能增产20%左右。

据河南省农科院提供的数据显示,郑单958大面积种植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达927.3公斤。自2004年以来,郑单958已连续4年成为我国第一大玉米主栽品种和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2.5亿亩以上,增产145.5亿公斤,实现农民增收140亿元。

科技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

取得成功后,堵纯信老先生研制的“一种玉米恢复型雄花不育胞质杂交种的制种方法”又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个发明可以降低制种成本,而且种子质量好、产量高。

结束采访时,堵纯信说过两天他就要再到海南去一趟,看看制种工作的进展。看来,已经73岁高龄的他现在还要在培育新品种的科技之路上走下去。晚报记者 张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3174 2008-09-09 00:00:00 二 河南造“玉米第一种子”<BR/> 为全国农民增收140亿元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