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上午,刘保海等13人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开庭审理,庭上,刘保海承认贩卖野生动物的犯罪事实,但是对认定的贩卖野生动物的数量和货款称“没那么多”,对贩卖的每一起野生动物的数量和货款,他多次用“不记得”“不清楚”来回答。带领民警特地赶来旁听的郑州市森林公安分局局长王海林庭后痛陈:这些人疯狂贩卖行为与部分食客食用野生动物攀比心理有一定的关系。 截至昨晚8时,庭审才结束,法院将择期宣判。 晚报记者 鲁燕 庭审直击 “我是犯罪了,但没那么多钱” 昨天上午,原定10时开庭,但因为13名被告家属都来了许多,再加上众多媒体的关注,法庭要对其旁听者身份进行核实,直到10时50分,法庭才宣布开庭。 记者从起诉书指控13人的事实中发现,自2006年以来至案发,刘保海在金水区天明路26号院的住处,非法从事收购、出售2538多斤熊掌,合325只,价值162多万元,穿山甲肉1200多斤(合122只),穿山甲肉169斤(合11只)及9只巨蜥。还有他贩售的穿山甲鳞片、大鲵等,价值340多万元。13人的行为已构成了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和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说我贩卖野生动物,我认罪,但是,认定的货款价值太高了,没那么多钱 。”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刘保海听完很干脆地说。不过,具体问到他从别人处收购和出售多少次,给人家多少货款还有自己收到他人的货款数额时,在对他90分钟的法庭调查阶段,他不下10次说到的两个词是“不清楚,不记得”。他说,人多,事情多,记不清楚。 侦破记录 刘保海:黄皮账本记录犯罪事实 昨天在法庭上,公诉机关宣读了刘保海在公安机关的供述,证明承认自2006年春节前后认识黄伟超以来,通过火车托运的方式从黄伟超处购进穿山甲、熊掌、娃娃鱼,然后加价向省内、省外的一些地方出售的事实。 刘保海说,他家二楼的卧室床头有个黄皮本,上面记录着他从2006年3月份开始买卖野生动物的情况。上面写的“五爪”指的是巨蜥,“掌”指的是熊掌,“甲”指的是穿山甲。 黄伟超: 野生动物都是从越南人那里买的 长期给刘保海供货的黄伟超供述,截止到案发,他给刘保海发了5次穿山甲,共300斤;发了4次熊掌,共200斤。他贩卖的穿山甲、熊掌、蛇都是越南人到他们那儿卖的,他收购后贩卖。他不知道那人是谁,也没有联系方式。 庭外声音 王海林(郑州市森林公安分局局长):食用野生动物有攀比之风 昨天,特地赶来旁听的郑州市森林公安分局局长王海林说,这起案件是去年11月,公安人员在郑州市场发现的。其实走私、贩卖野生保护动物和贩卖毒品一样比较隐秘,且有暴利。“特别是一些人在请客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摆阔气,有一种攀比之风或有一种不良习惯,导致一些人铤而走险,大肆捕杀、贩卖野生动物。”这起案件在河南来说是最大的一起,在全国也很少见。此次案件的侦破不仅震慑了走私、贩卖野生动物的犯罪分子,同时也教育了广大市民,树立正确的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不吃野味也是保护野生动物。 程元国(中原区政协委员):别忘让百姓知道哪些是国家野生保护动物 中原区政协委员程元国认为,食用野味虽然是在饭店和贩卖环节被发现,但其源头还是在捕杀环节,除了一部分重点保护动物是偷猎的外,大多野生动物都是在公开情况下被捕获的,比如鸟类、蛇类、蛙类等。其实,这与我们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薄弱是分不开的,很多野生动物被列入保护名录,可是老百姓知道的微乎其微,所以有时也就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捕获或宰食之中。因此,除了打击捕杀、走私、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行为外,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让人们自觉养成保护和拒绝食用的习惯,从根本上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 线索提供 金研 储昭节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