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盘点“4个小长假”
公平的阳光照耀低收入人群
媒体联播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公平的阳光照耀低收入人群

□首席评论员 闵良臣

我市自1996年实施城市低保制度以来,今年7月1日再次提高了低保标准,即市区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275元,位居中西部第一。10月1日起,我市又将全面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由过去救助的4.5万人的城市低保对象,又增加了约10万人的城市低收入对象。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以人为本;而要以人为本,就要满足所有公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做不到这一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了空话。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整体而言,我国也已达到国家制定的小康标准。既如此,关注弱势群体,扩大救助低收入家庭和个人对象,让这些人也都能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也就顺理成章。

从社会学意义上讲,人们都希望能维持个人基本尊严,社会也有义务创造条件让公民尽可能寻求到心理平衡,这不仅是文明社会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必需。而一个社会要让公民有尊严地生活,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相对达到心理平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们有一定的生活保障。

我市此次在城市扩大低收入救助对象,不论从受助人群而言,还是对今后城市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更深的一层意义是,这种措施无论从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是为了追求更加公平。

当然,诚如郑州市民政局局长张亮所说,“城市低收入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过程中,为扩大社会救助范围,促进社会救助公平,探索实施的一项新的工作,是一个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进行制度创新,只要对人民群众有益,只要能增加社会公平,就有理由大胆地往前闯。

新闻见本报今日A10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