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2版:城市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相机的呐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相机的呐喊
摄影家王世龙
王世龙作品 毛主席视察河南,在棉田的情景
1992年,郑州一位老师赶时髦下海,称赚不赚钱无所谓,主要想尝试一下经商的味道
王世龙作品 改革开放第二年,巩县山区出现了“窑洞里的时装商店”
赵亚洲
赵亚洲摄影作品《郑州之晨》

9月26日,亚洲艺术节主题公园活动将正式启动,少儿绘画和摄影作品展示(9月26日~10月3日)将公开亮相,届时,广大市民便可以欣赏到很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另外,2008年9月19日~25日,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山西平遥举行,省内很多摄影家乃至摄影爱好者纷纷前去捧场,这是摄影界的一大盛事。而在咱们郑州,一场摄影爱好者的盛事也在举行,那就是郑州市第八届影展,日前正在市文联公开展出。摄影,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普通人家用相机记录生活,而摄影家则用相机记录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人生。

说摄影,当然离不开摄影工作者,就此,记者走访了首任河南摄影家协会主席、我省传奇摄影家王世龙老人,现任郑州摄影家协会主席赵亚洲,《郑州日报》摄影部主任、郑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光,河南摄影网发起人秦军舰等人,通过他们的摄影故事来为读者展现不同的摄影世界。

过往——1906年,照相业进入郑州

说起郑州的摄影,还要从1906年谈起。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作为交通枢纽的郑州逐渐兴盛起来,照相业也在此期间进入了郑州。

1919年,“华光照相馆”在大同路开张营业,郑州的照相业从此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从1919年的“华光”开业到1936年抗日战争之前,郑州发展到9家照相馆,这属于早期的郑州摄影形态,这一时期的照相馆多取名××摄影社。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飞机对郑州的轰炸,战前的9家照相馆有的西迁,有的闭门歇业,如“华光”一度迁往西安,但在抗战胜利以后,迁出的摄影馆大部分返郑。进入解放初期,郑州的摄影业已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如“绍光”改为旅社,“和平”等兼营画室,真正完全经营照相馆的只剩下15家。1955年,郑州市工商业出现合作化高潮,由“国际照相馆”重新更名成立的“大众摄影社”是被政府接收后郑州市第一家国营性质的照相馆。

此后,摄影业开始在河南特别是郑州“繁荣昌盛”,并涌现了不少优秀的摄影家和摄影作品,本市的摄影事业从无到有,经过了几个历史时期的过渡,现在已发展到有各类摄影从业人员上万人,不断推出的好作品更是受到了全国摄影界的关注,更有摄影评论家赞誉:“河南摄影群体是中国摄影群体中最稳健的一支。”

记忆——“山药蛋派”摄影家王世龙传奇

乡土摄影纪实,是河南纪实摄影中最厚重的一块。在这其中,不能忽略的一个人就是被称为“山药蛋派”摄影家的王世龙老人。上周末,在经五路他的一瞬间书房,我见到了被老朋友戏称为“小老头”、即将80岁高龄的王老。

一听说我是《郑州晚报》的记者,王老很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并把自己不同时期所拍摄的照片一一选出部分给我讲那些背后的故事。虽说已快80岁高龄,但他思路清晰,嘴角总是洋溢着微笑,眼神中始终闪烁着孩童似的亮光。

王老一生主要的社会角色是新闻媒体的摄影记者,镜头是他的基本语言。从1949年开始学习摄影,几十年来,王老用自己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特别是他在农村题材上的钻研和拍摄,使他被中国摄影界誉为“山药蛋派摄影家”。他的表现农村巨变的摄影作品《山里人》《山里红》《山里俏》三部曲,《山村在歌唱》《拢粮》《两代人》都不失为现实主义的艺术佳作,正是因为他的不断深入和摸索,使他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从而也达到了相如其人的艺术巅峰。

在问及王老最钟爱哪张照片时,他马上不假思索地给我拿出了一张和牛有关的作品——《拢粮》。在这幅原名《脊梁》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牛的脊梁和身后农民弯曲的脊梁遥相呼应,粮食在他们的共同辛勤劳作中被割种、收获,农民的辛苦和伟大也在这幅作品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老爱牛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因为小时候和牛的朝夕相处,让他对牛的感情也非比寻常。在他半个世纪的摄影生涯中,但凡碰到和牛有关的画面,他总会不吝啬手中的胶卷,也许那只牛正在拉犁拉耙,也许那只牛正在吃草反刍……这些都会让王老如痴如醉,不照过瘾不罢休。在他数千张图片资料中,有关牛的照片大概有百张之多,而《拢粮》也是他这百张“牛照”中最满意的一张。

王老说,《拢粮》这幅作品是最让他百看不厌的。在他的办公室里,他将它放大装裱,每每看到便有不同的滋味。当然,和王老有共鸣的也不止一人,这幅作品也是在国内外参展、获奖、收藏次数最多、评价最高的一幅,目前已被国外出版的世界名著画册和我国出版的《中国传世摄影》大画册收藏。

王老曾以乡土摄影家的身份随中国摄影家代表团访问美国,而美国的同行则认为,王世龙的摄影艺术最洋。如今,王老的多幅作品被美国收藏家和西方艺术机构收藏。

说起传奇性,除了他的作品,我们不能不提王老的传奇人生。

2004年,年过古稀的王老发表并出版了散文作品集《牛歌》,其中有一篇文章叫《死鬼,你认识我吗》,王老写道:“在生与死的赛台上,我曾和死鬼进行过五次较量。每一次较量我都对着它大喝一声:死鬼,你认识我吗?”如果你了解王老的经历,你就会明白他当然有资格这样对死神如此怒吼。1950年,他作为随军摄影记者,在夜行中跌入深谷,昏死过去又被救回;1951年,他受伤感染,高烧昏迷,给他垒的墓穴都准备好了,他又活了过来;1952年,他旧伤复发而全身瘫痪,卧床4年竟又神奇地站了起来;1989年,他患了癌症,数月治疗硬是抗住了病魔;1992年,他的胃溃疡严重恶化,又被迫将胃切除了1/3。5次的生死徘徊,5次和死神较量,我们都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颠覆——

“影像”取代传统的摄影

如果你带着固有的摄影理念来采访赵亚洲老师,如果你带着传统的欣赏眼光来赵亚洲的工作室,抱歉,你请回。因为在他的谈话中,在他的工作室里,你所有的概念都会被颠覆,你所准备的常规问题都会被推翻,你印象中常规的摄影作品都会被打破。

9月20日,我来到位于经三路赵老师的工作室,在他的工作室墙上挂着不同类型的作品,也许是一幅优美的山水水彩画,也许是城市风情的版画,也许是一幅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画的效果,你会怀疑是不是来错了地方,不是要采访摄影吗?怎么会置身画室了呢?没错,照片仍是照片,只不过它们改了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创新”是我在采访中最深切的感受。本以为进入了网络或者电视媒体冲击视觉的年代,大家都开始习惯快节奏的视觉爆炸,真正的摄影作品会让越来越少的人静下心来默默欣赏,可是赵老师会明确地告诉你,“这是大错特错的”。他说:“认为摄影越来越‘隐身’,这是错误的,这是固有的观念。如今是个读图时代,图片发挥的意思和影响在网络时代体现得更加明显。网络的到来不仅没有削弱图片的影响,反而推动我们更加自觉地去细化它,去扩大它的所属范围。但是,在这里,图片肯定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图片本身。”

在和赵老师聊天的过程中,他思想的跳跃性让你不能不绷紧“脑袋里的那根弦”,“影像”一词在他口中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摄影概念。“如今的摄影我们不能再局限于常规的图片,每个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媒介。网络的出现,让图片扩大了它的作用和影响。借助网络,图片也可以换成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图片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才是我们未来的主题。随着电脑的出现,会萌发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当然它肯定要有最基础的图片支持完成,所以,我们说图片的范围扩大了,我们要改变最狭隘的摄影理念。”

创新是相对于赵老师的创作理念来说的,而开放则是赵老师对摄影业的态度。在本次郑州市第八届影展上,“我们一改以往几届的选举设定,大开城门,欢迎各方人士,这也是本届影展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局限作者的地域性,不局限内容的特定性,还有就是把展览分类更加细化。我们希望咱们郑州影展可以成为一个媒介,把这个媒介推出去,从而让郑州也被更多的人熟知,让郑州的摄影人能被更多的人肯定。”

本文未完,请继续阅读C03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