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行天宇龙问天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天16:30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今天16:30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

出舱活动20分钟左右,有两根绳子和母船连着

9月27日是神七飞行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26日下午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预计将于27日下午16时30分前后实施舱外行走活动。

王兆耀说预计神七航天员的出舱时间,从打开舱门算起,到关上舱门需要半小时到40分钟的时间,航天员在舱外活动20分钟左右。

航天员开始在轨训练

26日22时许,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分别组装完成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海鹰”舱外航天服顺利通过各项测试。经地面控制中心确认,航天服各项测试指标正常。

经过地面控制中心对3名航天员进行第2次医学检查确认,他们的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正常。

26日22时10分,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和刘伯明开始在轨道舱进行在轨训练。整个在轨训练持续约100分钟。

【神七飞天·今日看点】

看点一:航天员准备出舱

27日上午,3名航天员将交替休息,为即将进行的舱外活动养精蓄锐。

看点二: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

如果各系统状态满足出舱活动要求,航天员将如期在27日中午开始出舱准备。

看点三:释放伴飞小卫星

按照飞行计划,27日晚上,航天员出舱活动结束后,将释放伴飞小卫星。飞船返回地面后,小卫星经过多天多次变轨,逐步逼近留在太空的轨道舱,最终形成绕飞。

太空行走。出舱取实验材料。实验材料递入舱内后,出舱航天员将沿着轨道舱壁行走。他身上有两条安全系绳与母船相连,每一步操作之前,都要先在舱壁的扶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绳的挂钩,一根固定好了,另一根才能改变位置——对于太空行走,挂钩严格的交替换位,是一条最最重要的“军规”。

开门。轨道舱气压降至两千帕左右,就可以开门了,航天员进入第三阶段——出舱活动。最为困难的是,航天员始终需要用一只手固定身体,上述动作都是单手来进行的。

泄压。航天员再次穿上舱外服后,需要检查服装和舱对接系统的状态及气密性。在舱外服加压的过程中,轨道舱慢慢泄压。

详解出舱全程

出舱活动分为4个阶段:在轨组装、检查与训练段,出舱准备与过闸段,舱外活动段以及返回过闸段。

其中最长的是第一阶段,历时14.5个小时;最危险和最难的,则是舱外活动段。在这4个阶段中,航天员要经历数百个步骤,其中有8个关节点尤为重要。

穿衣,即首次在太空中穿上舱外航天服。

在轨训练。

搬家。轨道舱既是生活舱又是出舱活动的“过渡”地带即气闸舱。因此,在进入第二阶段后,航天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轨道舱里不能耐受低压的物品转移到返回舱。

返回。与出舱相反,航天员在进入轨道舱时,采用脚先头后的姿势。

等到轨道舱与返回舱压力确认为一致后,两舱之间的门被打开,出舱活动全部结束。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