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2版:行天宇龙问天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空,我是中国人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太空,我是中国人
27日,“神七”在太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新华社发

翟志刚出舱活动25分23秒,走了9165公里

向全中国和全世界问好,挥动的是“十字绣”国旗

北京时间9月27日17时,航天员翟志刚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按预定方案进行太空行走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轨道舱。这标志着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取得成功。

亮点一 首次出舱行走

翟志刚在太空向世界挥手

神舟七号飞船运行第29圈,经地面指挥部决策,确认由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执行空间出舱活动任务。

经多次状态检查及确认,在神舟七号飞船进入远望三号船测控区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16时34分向航天员下达出舱指令。

16时35分,翟志刚经过努力开启轨道舱舱门,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以头先出的方式实施出舱活动。

北京飞控中心指控大厅前方大屏幕显示出从神舟七号飞船上传回的画面,翟志刚面向安装在飞船推进舱的摄像机挥手致意,向全国人民问好,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接着,他接过刘伯明递上的五星红旗挥舞摇动。

随后,他朝轨道舱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安装处缓缓移动,取回样品,递给航天员刘伯明。

舱外活动25分23秒

按照预定路线,翟志刚在舱外进行了出舱活动。在完成各项任务后,翟志刚以脚先进的方式返回轨道舱,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了舱门检漏工作。

根据航天员报告情况和对航天员生理数据判读表明,翟志刚、刘伯明身体状况良好。整个出舱活动持续时间25分23秒,空间出舱活动获得成功。

据测算,翟志刚出舱期间在太空行走总里程达9165公里。

亮点二 释放伴飞小卫星

小卫星要给“神七”拍照

神舟七号搭载的伴飞小卫星于北京时间27日19时24分成功释放。这是我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

伴飞小卫星释放后,以缓慢速度逐渐离开飞船,并对飞船进行摄像和照相。之后,存储图片通过测控网传回地面。

航天员返回后,北京飞控中心将控制伴飞小卫星逐步接近轨道舱,并最终实现围绕轨道舱飞行。从卫星释放到实现伴飞,预计在10天内完成。

小卫星装在轨道舱前端

伴飞小卫星安装在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前端。飞船升空后,北京飞控中心对卫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严密监视,通过发送遥控指令和注入数据,逐步实施了对星上部分设备加电、星上飞行程序设置和卫星释放准备程序启动等动作。

有关专家表示,这次试验的成功将为大型航天器的在轨故障诊断和安全保障奠定基础。

综合新华社电

【神七飞天·花絮】

打开舱门用了6分钟

“神七”航天员在圆满完成出舱活动的过程中,遭遇了几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出舱结束后,专家向记者进行了解释。

16时35分到41分,飞船轨道舱的舱门从开启到完全打开,足足用了6分钟的时间。“我一点也不紧张,我们对此早有预案。”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说,“地面训练开门,不需要这么长时间。航天员在地面上虽然进行了大量模拟训练,但地面是无法完全模拟太空的失重和真空环境的,因而操作过程肯定会有差别。”陈善广说,开门的过程中,刘伯明在舱内进行了为翟志刚固定腿部等协助工作,以帮助他找到着力点,舱门随后被顺利打开。

正出舱响起“火灾警报”

紧接着,翟志刚还没有完全“走”出舱外,“火灾警报”突然传来。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赶快走出大厅,来到指控大厅旁边的飞船控制室一看,原来是一个感烟探测器失效了,所以传感器发出了高电频信号,误报为“出现火警”。

回舱时电脐带“缠”住腿

就在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准备回到轨道舱时,一根白色的带子“挡”在了他的两腿之间。这根带子,就是把航天员和飞船连接在一起的电脐带。航天员刘伯明在飞船发射前曾说,太空行走中电脐带和安全系绳发生缠绕会很危险,但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显然,翟志刚训练有素,没用多久,他就手脚并用地把电脐带拨弄到了一边。据新华社电

翟志刚手中国旗是绣成的

在太空行走过程中,翟志刚将一面五星红旗在太空中挥动。据介绍,这面五星红旗是由工作人员亲手绣成的,五星是用“十字绣”绣出来的,也是凝聚了科技人员很大的心血和期待。

回到返回舱刘伯明玩儿汤勺

航天员在返回舱内短暂休息,刘伯明把一只汤勺飘在空中,并用手拨着汤勺旋转,同在舱内的翟志刚和景海鹏相视莞尔,北京飞控中心里目睹这一幕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也都忍俊不禁,并纷纷鼓掌,刘伯明自己也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据央视报道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