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可是,秀才遇到秀才呢?那就有理没理,都要说个清楚了,咱虽然没有刀枪,口水还有的是。
秀才之斗,不像一般俗人,一是限于斗嘴,二是专捡圈里的人斗。过去秀才斗嘴,要靠写文章发表,你一篇我一篇,兜着圈子骂人,玩得很太极。可惜因为场地有限,斗得很不成气象。现在呢,有了网络,就给了大家开斗的方便。但凡是个文学论坛,就总是有打嘴仗的:甲写了篇文章讽刺人用错字,恰好乙刚刚用了错字,于是暗恨顿起,愤而开斗;大版主建议把置顶位置留出来,小版主就恼了:我不就把自己的帖子挂了几个上去吗,你说谁呢?
秀才斗嘴,自古而然。曹丕说了:“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鸡毛蒜皮而能引起轩然大波,正因为这都是些只看着自己顺眼的高士。
观高士之斗,有时候相当养眼。当年苏东坡笑小妹的门楼头:“未出门前三五步,额头已至画堂前。”小妹则笑他的长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未曾到腮边。”瞧瞧这个机智,简直是很好的相声段子。近来,一位号称看不起体制内作家的作家放话,如果我当作协主席,下一秒就解散作协。作协主席则笑笑说,要是我当那谁他爹,下一秒就把他掐死。这嘴斗得很有意思:你假设前提来说事,我也假设前提来说事,不就玩个生猛吗?那就玩呗,谁也别跟谁撒娇。
不过,什么事情都有个例外。有时侯秀才和秀才相遇,也会越玩越真,斗起狠来,比兵都酷。只是,口水战不会巩固任何一方的自信,口水喷向对方的同时,往往是先冲毁了自己的堤坝。粉丝再多,也填不满内心的空洞。马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