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第二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扒窗户听课的小女孩很爱学习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记者手记
扒窗户听课的小女孩很爱学习
原来的老师都被她感动,同学们也没把她当外人
这是最后一次报道她了,因为我们不想干涉她的学习和成长
晓晓在专注地写作业,让人不忍心打扰。

原来的老师都被她感动,同学们也没把她当外人

这是最后一次报道她了,因为我们不想干涉她的学习和成长

站在窗外听课20多天,本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协调下,晓晓终于走进了新的教室。昨日,记者再一次走进郭晓晓(化名)的生活,一起回忆共同走过的这不平凡的几天时光。这段时间也许会给晓晓留下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也许会很快走过去,但会给社会留下一个记忆。

晚报记者 袁建龙 文/图

回放

小女孩扒窗户听课20多天

河南登封市滨河路小学有一个6岁小女孩,入班学习几天后被清理出教室。她只能站在窗外听课,而且一听就是20多天。小女孩的父亲郭占超告诉记者,他在登封市靠蹬三轮车为生。他原本认识这个小学的赵校长,今年开学时,孩子找不到学校上学,赵校长答应让他的女儿入学。可是9月18日,刚上了几天学的女儿哭着对他说,老师不让进教室了,只能站在窗户外听课。对此,赵校长表示“因为那是按照教育局有关规定做的,小女孩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不是片区学生。”

许多读者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她小小的年纪便不该承受站在教室窗外,双手抓住窗户上的钢筋,向教室里不停地张望的残酷现实。

20多天里,同学没有把她当外人

站在窗外听课20多天,就没有老师受感动吗?记者在学校采访时,许多老师表示,曾看到过站在窗外听课的小女孩,但不愿意接受采访。有的老师还好奇地问窗外听课,她能听得懂吗。有的表示,虽然看到这样求学的女孩有点感动,但因为不属于自己管,也很无奈。

然而,晓晓的同学并没有把她排除在教室之外。据晓晓说,下课时,很多同学还找到晓晓说笑玩耍,有的同学甚至还拉着晓晓到自己的座位上休息。而晓晓也很乖巧听话,每当上课铃响起,她就起身走到教室外最靠近老师讲课的窗户下。在这期间,孩子们纯洁、天真和上课老师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站在窗外听课,回到家母亲一遍遍地给揉腿

让女儿站在教室窗外听课,郭晓晓的父母就不心疼吗?提及这个问题,身材魁梧的郭占超哭了起来:“谁家的孩子不是宝啊,她从小乖巧可爱,特别爱学习,可以说是我们两口子的希望。”可是不让她在教室外听课又能怎样呢?学校不让上学了,幼儿园学费太贵,实在是上不起啊!

因为站得时间长,晓晓每天晚上都喊腿疼,晓晓的母亲就一遍一遍地给晓晓揉腿,一边揉还一边偷偷地抹眼泪。

记者看到,晓晓的父母穿得非常俭朴,特别是爸爸郭占超,猛一看,还以为是从土窝里钻出来的一个灰人,衣服破旧。可是晓晓穿得却非常“讲究”,猛一看,和城里的孩子没有区别。用晓晓妈妈的话说,她爸爸挣的钱,除了家里生活外,都用到了女儿身上。

进展

走进新教室,小女孩露出久违的笑容

10月16日,晓晓特意打扮一新,高高兴兴背着书包去上学了。在东关幼儿园,晓晓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欢迎。进入一个新教室,郭晓晓刚开始还有点怯场,可是,在老师带动下,同学们一一向晓晓做了自我介绍,气氛很快活跃了起来。一会工夫,郭晓晓就融入同学们中间,慢慢地露出了她那久违的笑容。

看到女儿笑了,她的父亲郭占超也高兴起来,让记者帮忙谢谢关心支持他们的热心人,并表示,不管再难他也一定要供应女儿上学,让女儿学好知识回报社会。

晓晓的母亲得知消息后,喜极而泣。她说,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女儿非常听话,也非常爱学习,每天从学校回来,她都坚持做完作业后帮大人干活。即使站在窗外听课,晓晓也保持着天天回来做作业的习惯。她表示,生活虽然艰难,但懂事的孩子让他们感到非常欣慰。他们决心自己再苦点累点也要让孩子学知识。

目睹学生窗外听课的校长辞职

看到本报报道后,登封市教育局对此非常重视。10月15日下午,经教育局、学校、家长三方协商,决定减免晓晓的上学费用,安排晓晓到滨河路小学附近的东关幼儿园大班学习。

对于报道出来的问题,登封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待有了调查结果后,教育局将根据调查情况,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在适当时机,对登封市教育战线的教师、领导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师德教育。

昨日,记者得知消息,目睹小女孩站在教室窗外听课的校长,已经提出辞职,并被批准。登封市教育局局长李成林强调说,并非因为报道的事情导致校长辞职,而是教育局在调查中发现,在滨河路小学,因不够入学条件而被安排到一年级上课的学生就有37人,其中不乏有像郭晓晓一样不到法定入学年龄的学生。

还晓晓一个安静的成长空间

记者接到这个新闻线索,纯属偶然。10月13日中午,我路过滨河路小学时,碰见一位认识的学生家长。他告诉我,一(3)班教室外有一个学生,20多天了一直站在窗户下听课,是不是老师惩罚学生啊,看了让人心疼。

当时,正值学生上学,几个小学生在教室门前说话。正在我怀疑家长反映的问题不实时,上课铃响了,学生陆续走进了教室,而其中一个小女孩没有走进教室,而是告别和她说话的同学,双手抓住窗户上的钢筋,向教室里不停地张望着。老师开始讲课了,她就在窗外听了起来。看到小女孩望向教室的那种渴望的眼神,心中一颤,自己感动得不知不觉流出了热泪。我顾不上擦泪,赶忙掏出照相机,留下了小女孩窗外听课的珍贵照片。

采访中,小女孩始终不愿意离开她已经站习惯了的窗下。

这则新闻经本报披露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近百家网站转载,读者与网友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议论,同时社会各界也关注着郭晓晓的命运。记者在网上搜一下,发现关注并转发此报道的有:凤凰网、环球网、国际在线、中青在线、中国新闻网、光明网、中国网、人民网、中华网、网易、新浪、搜狐等100多家网站。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也播发了该消息。后来,新京报、21世纪报道、现代快报、东方早报、燕赵都市报、海峡都市报、大河网等众多媒体也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并配发评论。河南电视台也专门派出记者,与我联系,一起就晓晓上学问题进行追踪,并亲自参与由登封市教育局长主持的协调会。

新闻的发出,让记者从采访新闻,变成了采访对象。许多读者、新闻界同行、朋友及社会各界人士打来电话,纷纷询问晓晓的最新情况,有的想联系晓晓的父亲,有的想为晓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让记者感动的是一位青海的老先生,他说,他也有一个孙女,和晓晓同岁,过着幸福的生活,相比之下,晓晓更加懂事,更加让人怜爱,如有可能,他愿意给这个爱学习的女孩提供一些帮助。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东方早报等媒体的记者要求对我进行采访,并提供当事人电话。晓晓的家长出于保护女儿的考虑,不愿再接受媒体的采访。

为了给社会一个交待,让这个事件有个完满的结局,今天,在完成最后一篇报道后,我决定在晓晓正常的上学期间,不再采访报道晓晓,还晓晓一个安静、温馨的生活环境和正常的成长空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