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一天天在变大、在长高、在扮靓的城市,我们既会有一种仰视的角度,更会顿生一种心游万仞、天马行空的遐想,飞扬的思绪会从纽约的曼哈顿、伦敦的牛津大街、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东京的银座、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陆家嘴、香港的中环、深圳的深南大道上掠过。当我们的遐思从云中漫步回到现实的土地上的时候,我们的目光会同时定格在郑州的一个街区上。
14日下午4时,记者驻足在农业路与花园路交会处东南角,仰望天空,云淡风清;环顾四周,车水马龙;丹尼斯百货、大商新玛特购物中心隔路相望,红男绿女穿梭其间,大都会新商圈的气息扑面而来;郑州国贸中心的商住公寓和写字楼群在深秋午后的阳光辉映下,愈发挺拔、高耸,郑州城市“新地标”立体而生动地呈现在城市的中轴线上……
而在短短的几年前,这里不是郑州国贸中心,这里是西关虎屯,和郑州所有城中村的共同“表情”一样,这里低矮、阴暗、拥挤、喧嚣,然而几乎是在转瞬之间,如同一夜春风来,如同银河落九天,西关虎屯村完成了从城中村到城市全业态复合地标的华美转身。
古希腊时代,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三年前,田太广说:“给我80多亩地,我能给郑州打造一张名片,将西关虎屯村变成一个集酒店式公寓、星级写字楼、街区商业(shoppingmall)为一体的全业态城市复合地标建筑。”
一言九鼎,一字千钧,一诺千金。今天,当郑州国贸中心大功将成、郑州“地标”雄姿初显之际,在接受记者采访之时,回望过去,更确切地说,是回望他所经历的11年地产之路时,清瘦依旧、精干依然的田太广的深切感受,乃是两个字:一为“耕”、一为“积”。
这正是:观其人,名如其人;听其言,言为心声。
脚踏实地,深耕厚植,精心构筑完美的每一个细节。
做人得讲信誉,凡事要有诚心。不负责任的话不说,不负责任的事不做。
做房地产,我们一定要懂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果企业开发的房子,连自己都不满意,消费者能满意吗?我们一定要对消费者负责。
对于新田,完美不仅仅是梦想,更是永不停滞的追求目标,不断向上的支点和不断提升的原动力。
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只有付出,才能得到。
——田太广语丝
积土: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在所有记者熟知的房地产企业老总中,田太广的人生履历富有传奇意味,更具文学色彩。
出生于郑州,农村长大,生于斯,长于斯,地地道道的郑州人;17岁就当上了村里的记工员,算账精准得如同计算机;18岁投身行伍,时至今日仍保留军人风姿;20多岁转业返乡当上村干部,在全国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率先在村里开始了承包探索;在改革开放之初,在全民经商热还未热遍神州之前,田太广已经全身扑腾到商海中去,开过餐馆、办过超市、跑过出租、开过工厂、从事过养殖、建筑、涉足过服饰行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涉猎行当之多,掌握经商的门门道道之广,遍数中原地产行业,可谓无人可以企及,无人可与之比肩。
对田太广略知一二的人都会知晓,在从事房地产开发之前,田太广虽然做过各路生意,但是从未失过手,从未言过败,几乎是百战百胜,笑傲商海。采访中,言及此,念及此,问及此中的秘籍,田太广笑言:“天机不可泄露,因为商场如战场,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莫以成败论英雄;天机也可泄露,成功不仅要靠天时、地利、人和,更要靠准确判断力、灵活的变通力和适度超前的预见性,还要靠坚持、坚韧,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韧性,当然,更要靠刻苦、勤奋,这是经商者必备的潜质。”
如果说阅历是人生最好的大学,经历是人生最好的良师,履历是人生最好的财富的话,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从商经历,又将对田太广的地产人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和支撑呢?面对记者这一问题,田太广不假思索,坦然对答,仿佛这也是他多年来一直在思考、在自问的一个问题:“如果将完整的人生比做一串珍珠链条,那么人生每一个阶段、每一种经历,都是这个珍珠链条里的颗颗珍珠,每颗珍珠都会发光,每颗珍珠都会闪亮,所以每颗珍珠都必不可少,少了人生便会残缺,便失去了丰富和厚重。当然,在这串珍珠中,总会有一颗珍珠是最珍贵的,最闪光的。对于我而言,这个最珍贵最闪光的珍珠,便是我当村干部时的那段经历,这段经历不仅影响一时,而且影响一生,更是我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原动力,也是我将新田的企业形象定位为‘朴素而卓越的都市耕者’的思想源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饮水思源,这源头还得从我的故土、故事说起。”
说起早年间当生产队长和后来当村干部的经历,田太广有着非常顽强的记忆力,好像那段经历镌刻到他的生命中,永远鲜活,永远生动,永远年轻,永远不锈:“我从部队转业返乡不久,即被父老乡亲推举为生产队长,对于年轻稚嫩的我来说,这在当时是一个要职,权力大,生产队的集体经济命脉全掌管在你手上,猪马牛羊都管;责任也大,生产队的老老少少都张着口问你要饭吃。当时还未开始联产承包,实行的是工分制,因此不少人磨洋工,混天黑,出工不出力,干活不出活。我一捉摸,也算摸着石头过河吧,就对土地实行承包管理,我不管你这个劳动力是下苦力还是晒太阳,我秋收时要的是粮食,是收成,收成好的,交完公粮,自己多分一些;田没有管理好,收成少的,等着挨饿吧。这一招真见效,怠工的不怠工了,偷懒的变勤快了,化肥、大粪一抢而空,杂草拔得干干净净;浇水有的用盆浇水。其实我当时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懂得守土有责这个道理。你侍候这块地,就得对这块地负责,你不能让这块地荒芜,否则你就愧对这块土地。后来自己做生意,做公司,方才明白这叫激励机制,我自己也戏称为‘生产队里的市场经济学’。”
人的一生,日子很稠,像树叶;岁月很多,多得像沙子,但是很多日子随风而逝,不留痕迹,但是总有那么一些日子,那么一段岁月,能让你受用一生,能将你的一生照亮,这样的日子和岁月,总会让你常常忆念和感怀,田太广亦然:“我当队长那些年头,粮食打得非常多,现在每亩地打的粮食,也没超过当年。家有存粮,心中不慌,过年时,更是丰收并快乐着。现在看来,生产队长的经历,给我带来的收获,不仅是小麦,更是真知,是真谛。我懂得了什么叫‘天道酬勤’、什么叫‘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多少年以后, 我才明白,我的人生大学就是在生产队的课堂里上的,它教给我太多太多的人生道道。”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的《劝学》,一语中的,因而成了田太广的“座右铭”。他正是满怀着对那片故土、热土的深情厚爱,裹挟着黄土地上的土坷垃和泥巴,一身尘土、一脸汗水、一脚雨水地一步跨入了、一头闯进了房地产行业,从“耕者有其田”的乡土情结到“居者有其屋”的居住理想的嬗变,田太广开始了“都市耕者”的地产生涯,躬耕郑州,筑城不辍,从新田小区、新田大厦、鹿港小镇、花都莲郡,到郑州国贸中心,再到超级大盘洞林湖生态城,还有蓄势待发的二七商圈商业商务地标建筑——二七时代广场,田太广脚踏实地、步履矫健、头脑清醒、面容轻松地走到了郑州地产大舞台的最前沿。
积水: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有道是: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积跬步成千里,“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正是有了如此丰富、广博的人生体验和经历,田太广厚积厚发,一发惊人,不同凡响,使得田太广的人生广厦不仅地基夯实,而且独领风骚,在驰骋商场中不仅稳扎稳打,而且时时敢为人先,抢先一步,先发制人,捷足先登。
伴随着郑州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度,都市村庄即城中村改造驶入快车道,一个个超级大盘的崛起将昔日脏乱差的都市村庄变成昨日的历史,助推着郑州城市面貌的巨变、城市中心区人居环境的改观。但是在郑州,若论真正意义上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第一个吃螃蟹的、首开城中村改造先河的,却非他人,而是本文的主人公田太广。
作为城中村改造的先行者、排头兵,能在短短几年间将一个城市中心区的城中村一举改造成城市地标建筑,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在如林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为何新田这个过去一直埋头躬耕、并不引人瞩目的企业,一跃而走在了郑州城中村改造工程的最前列并且大获成功呢?是气魄,是胆识,是实力,是机遇,是尝试?一时间,新田和田太广一下子推到了舞台的中央,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和业内热议的热点,报道迭出。现今,当记者试图求证个中的答案是,田太广用四个字作答:“上善若水。”
面对记者的疑惑,他进一步解释道:道家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对于这样一个道家经典,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的体悟作出各自的理解和阐释,田太广的独特理解是:“水具有最大的适应性,它是无形的,可以适应任何盛水的器皿;其次,水具有包容性,百川归海,有容乃大;再者,水具有灵动性,既能滴水穿石,也能以柔克刚。自然,做企业,首先要顺应时势,要顺应城市的发展方向,要与城市的规划目标保持一致。2004年,当我得知西关虎屯村要率先进行都市村庄改造并将其作为试点的信息后,即主动与该村村委会进行接洽,由于精诚所至,抱着互惠共赢的目的,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达成对该村整体拆迁改造的合作协议。当时,我们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群众利益第一位,政府利益第二位,开发商利益是第三位。有这样一个真实事例:当时有村民提出土地补偿款应为14万元,我听后当即拍板,我给你们出14.2万元。这样一来,虽然多付出几十万元的真金白银,但是赢得了村民的广泛信任。我们不能去跟村民争利益。但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赚钱,怎么办?我们要创造效益,要向市场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这才是真工夫,这就像老子所说的水不与万物相争、有时甘愿将自己处在下游的位置这个道理。说到底,不争是因为顾全大局,就像将军赶路,不追兔子那样,终极目的是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据记者了解,西关虎屯村420户,近7000人,不足一月妥善拆迁;2006年7月2日,西关虎屯最后一座七层高楼瞬间倒塌;同年11月16日,郑州国贸举行了奠基仪式。如此拆迁速度,在郑州可谓前无古人,之后也鲜有来者。“民心齐,泰山移,只要顺应时势,顺应民心,自然畅通无阻,反之,则一路红灯。”田太广深有感触地说。
谈到从“上善若水”中悟出的企业经营之道,田太广第二个经验就是:“走差异化之路,就有水流那样,既能包容,也能变通,这样才能有活水源源不断地涌入。当年对郑州国贸中心进行产品定位时,有不少业内朋友和专业策划机构建议在这里单纯建设高档住宅,销售进度快,回款速度快,开发难度小,后期物业管理易,但是我们还是最终做出‘三分天下’、集商业、写字楼、酒店式公寓于一体的56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城市综合体的总体规划,以郑州的名义反哺郑州,在这块宝地上建成郑州城市大型 SHOPPINGMALL 商业地标项目。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这块土地价值最大化,才能无愧于城市运营商的使命。”
“再者,就是创新,创新制胜,创新为王。俗话说,‘流水不腐’,‘精神不运则愚,身体不运则病’,水如此,精神、身体只有在动态中才能处于最佳状态,企业亦然。创新首先是敢为人先,敢辟新径,就像从一片蛮荒中走出趟出一条路来。西关虎屯村的改造作为郑州首例城中村改造的项目,新田快人一步,抢先纳入囊中;世界顶级物业公司世邦魏理仕以全委托的形式入住郑州国贸,这在郑州也是首开先河; 2006 年起,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率先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运作荥阳市贾峪镇洞林湖生态城项目,这也是郑州市首个新农村改造的项目,符合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该项目计划2007 年 11 月开工建设, 2012 年全部竣工。按照公司战略,我们将力争把该项目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和带动城乡经济发展的明星产业,创新的第二个要义就是敢于舍得,敢于放弃,像凤凰浴火一样获得重生。有人说舍得孩子方能套得住狼,我的观点是,就是套不住狼,也要舍得孩子,因为归终会套住狼。去年,公司又斥重资拍得位于市中心二七广场的亚细亚大酒店。该酒店此前流拍过两次,我们竞拍成功后,有公司找上门来,希望从我们手中购置该酒店和地块,这家公司可能考虑把老酒店改造一下,修修补补,继续经营;而我们的想法是‘一不做二不休’,拆掉重建,在郑州市最核心的‘金三角’地带建成超高层城市标志性建筑——二七时代广场。我们的构想和政府的规划不谋而合,结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郑州市某相关部门负责人曾说:如果新田能把亚细亚酒店这个地方做好,就是为郑州市做了一件大好事。但愿我们能将这件好事做好,给城市和市民交上理想答卷。”
正是深谙“上善若水”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敢为人先、创新制胜的人生品格,田太广自信而坚定地告诉记者:“我期待着,我这个都市耕者将走出中原,走出国门,到国际大舞台上去施展拳脚。”
积善: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与“上善若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便是“厚德载物”。“这种‘德’就是积德行善。一个人,应该多多行善;一个企业家,如果算得上企业家的话,更应多做善事。能够做到的善事、善举,都应该尽量去做,而且要做到位,落到实处,不玩虚的,不做表面文章。做善事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心甘情愿的,是快乐轻松的,不是为了博取名誉,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做善事的最高境界,就是当你做了善事,你并不以为那是在做善事,只以为那是理所应当,是一种常态,是一种习惯,就像见到乞讨者你应该施与,见到有人落水应该施救一样。”采访中,田太广向记者坦诚他的“积善观”。
听其言不如观其行,且看下面的真实事例——
今年5月28日,河南新田置业与郑州国贸的承建方中建二局二公司正式签约,中建二局二公司总部将迁驻郑州国贸中心。在签约仪式上,新田置业董事长田太广和中建二局二公司总经理杨昌德公开表示,双方将联手郑州国贸的建筑规划设计机构珠海艺蓁,为四川灾区援建一所“震不垮”的、建筑质量过得硬的可以抗八级地震的希望小学,让爱心永恒传递,让希望永远托举。
其时,在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田太广在接受众媒体采访时,公开承诺:“不管花多少钱,这所小学我们都要建,而且要把它建得非常好,将其打造成精品中得精品。”同时,他还特别强调:“这所希望小学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原材料供给都将由三方共同参与,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工程质量。”作为以建筑质量过硬而著称的公司,中建二局二公司总经理杨昌德公开承诺:“二公司将全力配合新田置业,将希望小学盖好建好,并保证新建的希望小学能抗击8级地震。”
汶川地震发生后,郑州地产企业爱心总动员,捐款、捐物踊跃,捐款数额节节攀升、不断刷新,郑州地产界以“爱心群像”的形象整体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这场全民“大考”面前交上满意的答卷,受到广泛的赞誉,而新田置业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为灾区援建一所希望小学,投资大,周期长,质量严,牵涉到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等方方面面,是一个浩繁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至于为灾区援建希望小学的郑州地产企业,新田并非是唯一的一家,多家地产企业都向社会进行过公开承诺,但是限于多种原因,这份大爱一时难以落到实处,以至于有些誓言无声,大爱无痕。但田太广誓将这份誓言进行到底,7月份,他和总经理丁盟先生特别委托本报,希望记者联合四川当地媒体,为这所爱心学校物色校址,同时,他还通过当地政府及我省派驻江油的援建指挥部,积极寻找学校选址,落实建校事宜。“这件事情你们不要多作报道,待到学校建成,我去剪彩之时,你们再做文章不迟。”田总特别交代记者“手下”留情,记者行文至此,当打住,但惟愿田总的大爱在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其实,热心教育事业,投身公益事业,不图回报,引以为荣,并视为企业公民的天职,在田太广的“爱心谱”中,可以开出一串“光荣榜”,像媒体此前报道过的出资100万元在柳林镇设立“新田教育奖学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有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赞助希望工程,自1990年以来,数次捐助金额达数十万元;显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当做善事到了不以为是在做善事,当善举成为习惯,成为常态之时,田太广,还有众多像田太广这样的企业家,自然像荀子所言那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而具备这种圣心的企业和企业的掌门人,是理当赢得掌声、鲜花和敬意的。
相关链接
第三只眼看田太广
赵进京 河南省房地产商会秘书长
一个务实之人,一个诚挚之人,一个奋进之人,一个爱心之人,一个性情中人。
丁盟 新田置业总经理
脚踏实地 、意志坚强、志存高远、敢为人先、激情洋溢。
杨昌德 中建二局二公司总经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明而怀之”(借用鲁迅之语)。
吴琳 郑州国贸中心业主 记者
采访之前,因为担心房价下跌想通过田总开后门退房;采访之后,懊丧当时只买两套,现在无房可买;今后新田开发新盘,我还去买。
记者手记
老夫聊发少年狂 至情之人也英豪
初见田总,是2003年秋季在栾川重渡沟的媒体联谊晚会上,他的清瘦在众开发商中显得与众不同,因而特别“出类拔萃”。栾川两日,他流连山水,谈笑自若,时不时出口成诗,儒雅之风,让一向习惯于将现代汉语改为古代汉语的记者也惊叹不已。
再见田总,是2005年夏日,农业路迪欧咖啡,他清瘦依旧,与“横向发展”的记者形成巨大反差。与他对座叙谈数个小时,谈的最多谈兴最浓的,不是钢筋水泥浇灌的建筑物,而是“如何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话题。“对工作对事业我会全心投入,而且是满怀激情地投入,不断地挑战自我,攀越新的巅峰,但是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要保持工作有激情、生活好心情,如果为了工作和事业,废寝忘食,心身交瘁,甚至牺牲了亲情、友情、爱情,那不是我追求的状态”。一番“夫子自道”,让记者至今仍觉言犹在耳。
又见田总,是在2006年一次媒体座谈会的茶歇之时,问起田总清瘦的秘诀,他直言相告:“有爱就会清瘦。爱生活,爱亲人,爱朋友,爱知心爱人,爱员工,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今见田总,清瘦如故,精神不减,容光未改,性情亦然。他说,工作之余,他坚持健身、游泳,酷爱旅游。同时,不仅自己生活有品位有质量有快乐,也让员工分享快乐, 因此公司曾经组织一项活动,派出专人陪同员工家属外出旅游,以弥补员工为公司付出而牺牲了与亲人旅游的乐趣而带来的缺憾。
清瘦是一种风骨,丰盛才是田总的人生。青山在,春水流,人未老,情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