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晚报免费鉴宝活动如期举办,河南省收藏协会书画委员会副会长安顺、河南省文物鉴定专家李国灿应邀来到鉴宝现场。十几位收藏爱好者带来了书画作品、瓷器、唐代铜镜,由于本次活动时间比较充裕,专家趁机现场给藏友们上了一堂唐代铜镜鉴定课。
在鉴宝现场,吴先生带来的一面唐代铜镜特别引人注意,这面铜镜表面布满铜锈,并且显现出红色的斑点,铜镜背面图案为五兽和葡萄图案。“这面铜镜主题是海兽葡萄,但却是清末民初仿唐代铜镜,是黄铜制造的。”李国灿解释说,这面铜镜总体感觉比较粗糙,花纹不够精致,海兽葡萄图案大小也和真品的不相吻合,也不够清楚。这面铜镜为黄铜制造,黄铜铜镜在清代生产较多,该铜镜上面附着的铜锈也太过厚重,颜色也不多,其中夹杂的红斑也为这面铜镜增添了疑点。
唐代铜镜在内地的拍卖价不可小看,曾经一面唐代瑞兽葡萄花鸟镜拍出28.6万元的高价,铜镜的收藏一度掀起热潮,但是怎么才能在收藏唐代铜镜时避免掉进陷阱呢?晚报鉴宝专家李国灿提醒中原藏友,辨别唐代铜镜要注意四个方面。一看感觉,唐代工艺精致细腻并且规整,仿品一般粗糙呆板,颜色发乌,缺少唐镜显出的唐朝盛世的韵味。二看材质,唐镜一般不用纯铜,多为一种夹杂着铝、银的合金材料,镜体有时呈现出白色,俗称“水银沁”,此外还有黑褐色,俗称“黑漆古”;深绿色,俗称“绿漆古”。三看纹饰,中国古代的制镜工艺到唐代进入鼎盛时期,纹饰华美,珍禽异兽,花鸟鱼虫,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兽葡萄。四看铜锈,新仿的锈色比较艳,感觉也比较厚重,唐代自然生成的铜锈比较薄。温婧 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