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城市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兵王久的故事
f1022zpth
f1006ygth
f1022fl3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老兵王久的故事
王久(后排右二)与战友合影
欢送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 文/图

巧妙化装 智擒敌司令

1948年9月28日,我74团在荥阳崔庙和琉璃庙沟进行训练,准备攻打郑州,这时纵队司令部根据刘、邓首长指示,要我们尽快查清敌人在郑州的布防情况。为此,74团、75团和三个独立支队兵分五路,从西南马寨、枣园向郑州敌人发起佯攻,打了一阵后对郑州的敌人有了大致的了解,迅速撤回五指岭山区。

豫西第四军分区张显扬司令员带领74团二连、三连、侦察连潜伏在铁炉火车站北边村庄里,派侦察连长郭永瑞带一个班在铁炉车站侦察得知,上午9点从郑州开出一列8节火车向洛阳方向驶来。

得到消息,我们很快化装成国民党军队,将火车站全部控制,等敌人火车一到,我们立即冲上车去,把一个连的敌人缴了械。共计有轻机枪6挺、步枪80多支、手枪11支和通信器材一部,并从俘虏口中得知郑州的一些情况。半小时后,我们又通知汜水火车站,用敌人电台以敌人的口气传达作战部署,命敌司令席佛臣到汜水来。火车一到,我们迅速从四面八方把敌人包围起来缴了枪,150多名敌人乖乖当了俘虏。敌司令席佛臣当场被捉,在审问中又得知郑州许多情况。

遗憾的是,诡诈的席佛臣对看管他的三班长说,解放军攻打荥阳时,他带领人跑到高三村将75支步枪藏在一个山洞里了,结果三班长信以为真,带着席佛臣去山里取枪,到山崖处,席佛臣一闪身跳下去了,三班长侯双喜和战士李宪成拽了一下没拽住,席佛臣被摔死在山沟里。三班长侯双喜受到了领导的严厉批评。

第四军分区在嵩山地区连续进行大小战斗58次,大量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建立和巩固了嵩山根据地,为解放郑州创造了有利条件。至今,这面鲜红的战旗仍鼓舞着嵩山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郑州之战 痛失战友

1948年4月至6月,洛阳、开封相继解放,加之睢(县)杞(县)战役、襄樊战役、宛(南阳)西、确山战役连续取得了重大胜利,完全打破了蒋介石所谓的“新战略”,迫使其不得不转入军事上重点防御。自此,连接平汉、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通枢纽——郑州,已完全处于孤立地位,国民党守备郑州之40军和第12绥靖公署司令部,已成瓮中之鳖。

郑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郑州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我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对推进中原战局的进程有着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

在郑州战役中,刘、邓首长为了保护郑州这座古老的商城,为了不使郑州人民遭受战火的摧残,将敌主力引到郑州以北地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我1纵队、3纵队、4纵队分别从东、南、西三面对郑州形成包围态势。而9纵队主力则配置在郑州西北方向20里处薛岗、苏屯一带,我25旅负责歼灭从郑州北窜之敌及阻击从新乡、邙山增援之敌。我74团、75团和79团组成攻打郑州北支队,指挥部设在双桥,距郑州15里,由25旅旅长兼四分区司令员张显扬、27旅副旅长唐万成统一指挥。

郑州战役于10月22日打响,我军首先完成了对郑州之敌的包围。22日6点,郑州守敌发觉我军意图后,不敢固守,企图北逃,妄想凭借邙山天险负隅顽抗。但敌人万万没想到,我74团早已占领了双桥,79团占领了苏屯、薛岗,75团占领了花园口东史照京店。当时邓小平政委指示我们:“要坚决死守‘华容道’,不准放跑一个敌人,保证主力全歼郑州之敌。”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粉碎了敌人的企图,双桥、朱屯以南地区之敌全部被我军歼灭。

“在这次战役中,我们连三排长、共产党员侯玉全同志在战场上跟敌人英勇搏斗,用刺刀连续刺死3个敌人,在身受重伤肠子流出体外的情况下,仍然勇敢战斗,一往无前地冲向一敌机枪射手,猛烈向敌阵地射击,压制住敌人炮火,保证部队按时向敌人发起冲锋,震惊和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大鼓舞了士气。”王久回忆说,这次战斗,取得了关键性胜利。战后,侯玉全同志被追认为一等功,誉为“盘肠大战英雄”。烈士的忠骨永远留在了郑州烈士陵园这块沃土上。

残敌逃至邙山地域,企图与南援及黄河铁路桥之敌会合,凭借邙山地形险要、明碉暗堡、密布的雷区,进行垂死挣扎。

邙山北临滔滔黄河,南依托郑州,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是一个天然的桥头堡垒,易守难攻。日寇占领期间,曾筑有坚固的工事,蒋军盘踞以后,又大力修筑工事。我军要想攻占邙山头,首先要占领山脚下的防御工事。而敌就在山脚下开阔地和山坡上设置了层层障碍,密布了大小几十个雷区,众多的雷区成了我军攻占邙山头的一大障碍。

本文未完,请继续阅读C08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