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金如何发放?
看看这封来信就清楚了
昨日,本报A12版以《贷款上学被要求打扫厕所》为题,报道了一名在校大学生的来信,信中主要讲述了来自贫困地区的她,在学校申请助学贷款、助学金、评选奖学金中遇到的不公待遇。报道刊发后,一些学生或市民,分别通过邮件、热线、QQ等方式,向晚报讲述自己或者朋友正在遭遇这种不公。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进行采访。
在来电中,也有不少人针对这个问题讲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市民田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以《国家助学金到底该给谁》为题,给晚报发来一封邮件,详细讲述了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的过程。在校的大学生们,还不了解这个政策的可要认真看一下了。(本报已核实)
同时,本报继续征集正在遭受类似不公的学生,让晚报来帮你维权,你的个人信息,我们都会为你保密。如果对这个话题你也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欢迎通过报头上的三种方式与我们联系。晚报记者 李丽君 实习生 郭静 陈栋
国家助学金到底该给谁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学均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上述五个条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第四、第五个条件,这应该是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根本之所在。
家庭经济困难如何认定
“家庭经济困难”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学校和院(系)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
国家助学金如何体现公正
国家助学金应该帮那些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而不是单纯按照学习成绩“排出一二等”的做法。再有一点就是应该实事求是,而不仅仅靠一张“贫困证明”来界定,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的发了一笔又一笔,真正贫困的学生却面临着失学、饿肚子的现实。 河南盛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