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开始的一场液晶面板下跌狂潮,已经影响到整个彩电行业。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液晶面板价格整体下跌了20%~30%,以液晶面板为主要零部件的液晶电视市场价格战也一触即发。电视机市场份额被外资品牌挤占的国内电视机厂商又将如何面对?
价格战一触即发
2008年,“外资品牌大打液晶价格战”无疑在中国的彩电市场上格外显眼,几年前在液晶电视市场份额上占优的国内品牌,近两年在外资品牌的价格攻势下,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
对此,不掌握上游技术的国内厂商只有招架之力。不过,今年8月,全球液晶面板价格开始不断下降,让不少国内彩电厂商跃跃欲试。海信电器郑州分公司总经理李振晓认为,液晶面板价格的下降客观上增大了平板电视尤其是中小尺寸的降价空间。“海信即将在终端掀起今年最大幅度的价格调整,涉及全线产品型号。”
根据DisplaySearch的数据显示,32英寸液晶面板的价格从今年5月的320美元一下降到8月的280美元,42英寸的价格也从550美元下跌至480美元。
创维电器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文安德称:“从目前来看,液晶面板降价对电视机的销售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创维销量同比增长了15%。”
不过,长虹电器郑州总经理耿开华认为,液晶面板价格的大幅下降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郑州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学军也持相同的观点,对于整机企业来说,通常会在前期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以确定采购原材料的数量,比如预测采购液晶面板的数量。一旦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比如这次,就造成了经营风险,如果此前生产的高成本电视机销售不及时,就有可能出现亏损。
“这就是在考验整机企业的经营水平。” 李振晓则指出,“不管外资还是内资整机企业都存在这种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如何,决定了企业能否生存下去。这次我们海信做得还是不错的。”
记者在市场中看到,目前32英寸的液晶电视最低价在3500元左右,42英寸的在6000元左右。刘步尘认为,目前液晶电视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其价格下降能够进一步拓展市场,挤压CRT与等离子电视的市场份额。以每片液晶面板售价280美元为例,最后加上电路、电源及营销成本后的电视机售价将在3500元左右。
对于CRT电视来说,其竞争对手主要是32英寸的液晶电视。但海信电器郑州分公司总经理李振晓则说:“即使面板价格大幅下降,对目前售价在3000元以上的32英寸液晶电视和1000元出头的29英寸CRT电视来说,仍然没有太大竞争优势,近期液晶电视不可能大规模抢占29英寸CRT电视市场。”
“不过,等离子电视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创维电器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文安德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价格优势不明显的32英寸等离子面板来说,形势更加严峻。
记者了解到,32英寸等离子面板的主要供应商为LG电子,32英寸等离子电视的主要生产企业均为长虹、康佳、海信等国内企业。自从诞生以来,这个尺寸的等离子电视就扮演着“32英寸最低售价”的角色,是国内企业重要的价格战“武器”。
但是,随着32英寸液晶电视价格逐渐走低,该尺寸的等离子电视已经从刚上市的5999元降到3500元,现在单台仅比液晶电视低300元。此前打算在面板生产上跟进的三星电子、松下电器、日立等短期内也放弃了这一计划。
刘步尘认为,随着液晶面板厂8代线产能陆续增加,如果这些新生产线都投入32英寸面板的生产,将造成32英寸面板价格持续下滑,那么,在运营成本的压力下,2009年,32英寸等离子电视将有退出市场的危险。
“对32英寸等离子电视未来的市场前景,我们还是非常看好的。” 长虹电器郑州总经理耿开华表示,为了让等离子面板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价格也将下调。同时,等离子面板在技术上也有提升,功耗进一步下降,亮度也比原来提升了10%~20%,分辨率上也不局限于标清面板,也有高清面板供应。
■相关链接 外资品牌陷困境
29日,TCL集团(000100)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1月至9月份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3.31亿元,净利润约4.7亿元,第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20亿元,同比增长10.05%。其中,TCL液晶电视销量已达269.3万台,同比大增244.4%。
如此的战绩令国际巨头们艳羡。在国内彩电商业绩猛增的同时,索尼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72%,并已经作出全年利润同比下降59%的悲观预期。松下的同期财报也显示其盈利急剧下滑,营业利润1186亿日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461亿日元。同样成绩不尽如人意的还有三星电子,其第三季度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5%,达到192562亿韩元,但营业利润同比减少50%,纯利润同比减少44%。
晚报记者 吴绍超/文 吴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