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荷兰画家Hubert·Vos(中文名华士·胡博)来到中国,为慈禧作画,成为第一位为慈禧太后画像的西方男性。在这幅油画作品上,画家按要求将慈禧的面容进行“整容”,71岁的慈禧看上去如中年人般富态。昨天,这张珍贵的颐和园慈禧油画经过中国、荷兰两国文物大师的精心修复,在颐和园文昌院与游人见面。
1905年,华士·胡博应清政府之邀第二次来到中国,他连续4天早上为慈禧太后现场画像,在场作画期间,慈禧太后见到头像小样后,要求去掉眼睛上、下和鼻子等处的阴影,眼睛要加大、嘴唇要丰满、嘴角要向上、眉毛要直。胡博按照慈禧太后的要求进行了修改,经过两个月的创作,最终完成了这幅非写实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年轻”慈禧太后油画像。
对于这幅年轻版的慈禧画像,颐和园文物部主任秦雷介绍说:“这符合清朝宫廷肖像画的审美标准,那时候,人们认为脸上有阴影是不吉利的,所以慈禧要求去除阴影。她对眉毛、嘴部的修改要求,也反映了慈禧爱美的心理。古代的中国,人们不太能够接受现实主义画风。”
这幅慈禧画像在岁月变迁中,整幅画受潮泛黄,画布松弛,除面部外,衣服和背景多处有褶皱纹,且颜料脱落,露出画布。2007年,中荷正式展开油画修复工程。荷兰方面首先派出专家前往颐和园,从油画脱落的粉末中取样,将样品拿回荷兰进行颜色比对、材料分析等工作,制订细致的修复方案。在修复画面褶皱时,专家们运用了熨的方法,这就是用特殊仪器,在画作有一定湿度的情况下,对褶皱进行熨烫,再在破损的地方衬上新画布,以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