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难免因为受到情绪的影响,导致非理性投资遭受损失。许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往往与“应该”的投资行为存在较大区别。总体说来,以下心态容易导致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第一,过分自信。过分自信的投资者总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导致低估股票等证券的实际风险,进行过度交易,短线买卖频繁。
第二,只重视当前和熟悉的事物。投资者往往对最近发生的事记忆犹新,总对曝光率高、经常关注的股票进行投资,认为他们风险较小,而对不熟悉的股票、资产等敬而远之。
第三,“心理”会计。投资者在投资时主要按照心理上的盈亏而不是实际的得失采取行动,往往导致过快卖出浮盈的股票,将具有浮亏的股票保留。
第四,逃避责任。投资失误造成损失,投资者会陷入后悔与自责。出于逃避责任、减少后悔的倾向,一些投资者采取委托他人投资、“随大流”、追涨杀跌等从众投资行为。
第五,相互影响。许多投资者都难免存在上述种种心态,就会产生常说的股市的“羊群行为”——投资时,因为其他投资者采取某种投资策略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如果其他投资者不采取这样的策略,则有可能不会采取这种策略。
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