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 城市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光明的故事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光明的故事
在讲台上的崔元日
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高的钢塔——河南广播电视发射塔

(上接C02版)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 文/图

1915年,郑州才开始有路灯出现

1914年前,城市照明一直沿袭传统的燃油形式。直到1915年,“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在郑州发电售灯后,郑州老城西关、火车站一带商业性街道上才装有少量路灯。

抗日战争期间,电厂被炸毁,郑州一度变成无电城市。解放战争时期,除国民党行署外,只有大同路、德化街一带有少数路灯。解放后,郑州电力公司成立,装路灯的街道从7条到31条到73条不断增加着,郑州人慢慢远离了摸黑行路的历史。

“记得我刚来郑州的时候,郑州在照明上还很‘原始’,基本上都是白炽灯,又浪费电,照度也不够。不管怎么说,主干道都有路灯了,而支干道要么没有路灯,要么有灯却不亮。唯一好一点的景观就是二七塔附近,以及其他个别装霓虹灯的地方。”崔元日感慨地说,“当时我住在嵩山路上,从我住的地方到单位都还是土路,没有灯,不通公交车,真是应了那句话,马路不平,电灯不明。可如今,你瞧,嵩山路已经是郑州的精品街道了。”

郑州这些年在城市建设和照明上,确实是在不断蓬勃发展,也有很多亮点。艺术中心的照明获得了“中照奖”二等奖,这是河南第一次获得这样的殊荣。

郑州的照明可以打七八十分

不可否认的是,照明是一个城市品位和形象的象征。“郑州市的照明我个人认为可以打七八十分。”

谈起郑州亮化的进程,崔元日回忆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这些照明工程我都有参与,我的感觉是,当时的领导思想还是很超前的。要讲照明,首先要讲城市规划,不能只看眼前利益,现任规划局长王鹏当年就曾在论证会上说,要考虑到整个城市的点亮,首先点亮中原路,然后是花园路,依次向东,再到未来大道,一直到老107国道,都要一个一个亮起来。当时还重点探讨了城市的定位,这也和照明密切相关。因为对城市的定位不同,所要突出的城市标志也不同。当时讨论的主要是将郑州定位为商贸城还是定位为工贸城。”

“如果说一个城市的昼日天际景观为第一轮廓线,那么城市夜景将构筑一个城市的第二轮廓线,它展示城市功能,表现城市文化内涵,渲染城市自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经济活力。因为,城市夜间照明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繁荣城市文化、营造城市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自2002年实施夜景照明工程以来,郑州共有1100余幢沿街单位楼体实施亮化改造,夜景灯总数达13万盏,轮廓灯34万米,用电量惊人。为了减少光污染,管理部门已经要求参与亮化工程的单位尽量选用较为温和的光源,进入后半夜后,通过电压控制,降低亮度。

崔元日说,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郑州的照明做得不错,可以打个七八十分。

“这几年,郑州市的夏天用电高峰时,每天要消耗4000万~4500万度电,根据推算,其中照明用电在500万~600万度。大力推广、广泛使用节能灯是直接见效的方法。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数据统计,全国1亿用户,每户如果用1个节能灯,总效益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崔元日说,“国外早就开始推广相关政府倡导节能,比如对生产灯具的厂免税,对购买节能灯的消费者进行补贴,促使放弃白炽灯。今年我们郑州也开始着手进行,所有节能灯已全部配售完毕,它们的投入使用,将会节约很多电能。”

(本文未完,请继续阅读C06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