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9版:大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还原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真相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还原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真相

行凶者付成励的真正动机仍不明确

同学和朋友说他性格开朗,“不是马加爵,也不是怪物”

山西朔州、浙江缙云、北京昌平,10月连发的3起弑师案着实骇人听闻。在民间语境中,老师成为了继官员之后的另一个“高危职业”。3个案子,像3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师道的尊严,也剖开了非议颇多的师生关系问题。这其中,案情最为扑朔、背景最为复杂、引发社会争议最大的就是10月28日发生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弑师案。

重返案发现场

就在10月28日晚间,法大昌平校园的端升楼内,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大四学生付成励,用一把菜刀,血腥地结束了法大法学院教授程春明的生命。无论是作案人付成励或是被害人程春明的友人,都无一例外地告诉记者,这场杀戮几乎没有任何征兆。

当晚6时40分左右,程春明正在端升楼201教室内准备给二、三年级学生上选修课,教室门突然被推开,一个年轻男孩手持菜刀,迈上讲台台阶,挥刀向程春明右颈部砍去。有目击学生称,行凶者砍伤程春明时,神情镇定,走出教室后自己掏出手机报了警。警方赶到现场带走了行凶者。随即而来的急救人员将程春明送到医院。当晚6时57分左右,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医院急诊室内,程春明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办称,犯罪嫌疑人付成励,今年22岁,是法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四学生。

案件真相是量刑关键

付成励行凶之后马上报警,对其量刑也有争论。

北京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楠告诉记者,自首成立的要件有二:一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付成励已经自动投案,接下来要看他是否如实供述,方能成立自首,“按照《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人可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

夏楠认为,《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减轻”,而不是“应当”,就是说法官有自由裁量权,法官要结合犯罪人的精神状况、作案动机、犯罪情节、社会影响等一系列因素去决定是否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大弑师案,当务之急是还原案件真相。多位法大教授表示,在真相尚未厘清的情况下,任何评判均为时过早。中国政法大学校友杰文津认为还原真相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位法学院教授则说,以后他连女研究生都不敢带了,“太容易被人传绯闻了”。

杀人者在众人眼中很开朗

连日来,记者接触到数位程春明生前的友人、同事及付成励的同班同学,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出同样的问题:付成励为何要杀程春明老师?关于付成励的作案动机,已经成为扑朔迷离的“罗生门”。

在同学和朋友们的眼中,付成励一直是个性格很开朗、喜欢帮助大家的“有点小坏”的家伙,热情、正直、向上、活泼、透明、幽默,这些美好辞藻是诸多朋友曾给付成励评价时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

“他不是马家爵,也不是怪物。”在同学马闻昭(化名)看来,付成励可用“阳光”二字来形容,狗窝一样的男生宿舍里,他平时常一人包揽宿舍的打开水事宜,买了零食总习惯于与人分享,“付成励绝对不是内向的人,他是能给人带来比较多的欢乐的那种人,他喜欢笑,我们男生常在一起开玩笑;他的交际能力比较强,但他不属于那种特别有心机的人,并没有刻意经营人际关系,但我们班无论男生、女生,跟他关系都不错”。

数日来,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园BBS“沧海云帆”上,种种揣测不绝于耳,信息海量增长,关于此事的讨论几乎占据了主要板块。事发当晚,有学生网上发帖称,程春明与付某女友有暧昧关系,导致血案发生,“情杀说”与“师生恋”的说法开始流传。此后,有人一度在“沧海云帆”论坛发帖称,“付成励是因为女友在保送读研期间被程春明‘潜规则’,因此心理失衡产生报复”。也有说法反驳,程春明教授在这件事情上并未犯错误,事情中牵涉的女孩并非程春明的研究生,而是跟随另外一位导师。这些传闻仅只是猜测,并无确切证据。

付成励的同班同学余泽航(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所谓“暧昧说”与“情杀说”都是他们从网上听到的说法,之前并未听闻,以至于后来血案发生时,同学们都倍感突然与错愕。

杀人动机成“罗生门”

而根据央视的报道,校方对付成励的评价是,性格内向,平时成绩一般,表现一般,通过该生入学心理档案,并未发现有任何心理疾患或行为异常。同学朋友们与校方的评价有一定矛盾。

付成励的同班同学马闻昭也知道付成励有一个女朋友,女孩也在政法大学念书,但并不在法大昌平校区,而是在政法大学海淀校区,马闻昭也从未见过这个传说中的神秘女孩出现在昌平校区,付成励也并未提及他俩相处的细节,只听说他俩好了一年多,“但付成励应该不是单恋,他们好过一段时间”,马闻昭语气笃定。

“(付成励)他做这件事情的动机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别人无法了解,目前公安部门正在进行调查,我们学校也在等待公安机关的最后调查结果”,刘长敏一再强调,“大家都很关心这个学生的作案动机,我们也很关心,但事发以后,公安机关就控制了他(付成励),整个侦讯工作都由公安机关独立进行,我们学校跟你们一样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昌平分局外宣科的甘警官说,付成励一案已处在侦查阶段,案情不便向媒体透露。北京市公安局称,现在即使是亲属也不能探视。

台湾校园情杀案的启示

“你是清大的学生!无论如何,你都是清大的学生。”1998年3月13日,时任新竹清华大学校长刘炯朗对研二女生洪晓慧说这番话时,洪晓慧已是千夫所指。

此前一天,震惊台岛的“清大王水溶尸案”告破,这被认定是一起校园情杀案,正是洪晓慧——一个一头长发、戴黑框眼镜、面相斯文的女生在当年3月7日为情杀死同班好友许嘉真,舆论哗然。女研究生杀人案骇人听闻,让人惊讶高等学府研究生竟然会有扭曲的价值观、复杂的男女关系,以及失控的情绪管理。

尽管如此,当时刚上任一个月的刘炯朗校长第一时间赶到新竹看守所探视被关押的洪晓慧,并在4年后卸任前夕,再次专程去监狱看望了仍在服刑的洪晓慧,仍把洪晓慧当清大的孩子来疼爱,刘炯朗始终没有放弃洪晓慧。

刘炯朗校长的行为当时也曾遭到一些不理解,10年后,在“法大弑师案”发生之时,再看台湾10年前这起校园情杀案,颇有借鉴意义。相比今日在诸多大学可以看见的“今天我以某校为荣,明天某校以我为荣”的大幅标语,刘炯朗践行的孔子“有教无类”、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思想更令人钦佩。在校园凶案面前,唯有爱能化解引起极端事件的恨。据《新民周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