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1版:改革开放30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待守望
新书院将复兴一条街
30年回眸
书院街:一条书香街巷的未来守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书院街:一条书香街巷的未来守望
历经风雨的门头,也曾见证了书院街的点滴变化
走在这水泥街道上,已很难寻觅到书院街昨日的身影。

一条街巷名字的由来、演变,背后却有着丰富的内涵。通过街巷的兴废,往往可以窥见历史的变迁。书院街,西起南大街,东向延伸过紫荆山路,北临繁华的东西大街,南边枕靠着古老的商城遗址墙垣。这条全长仅千米、宽不过数米的小街巷,曾经是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天中书院所在地,如今街巷仍在,但近30年,它也在悄无声息地变化着,可以说它是坚守着传统的风格又在眺望着美好的未来。晚报记者 潘默/文 张翼飞/图

历沧桑 书香氤氲成就名街

书院街是郑州市内的一条古老街道,早在元朝时已形成街道,原名花园门街,明崇祯年间改名纸坊巷,清光绪年间街上重建天中书院后得名书院街,1966年更名红光东街,1978年复名书院街。

借以得名的天中书院始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时任郑州知州鲁世任重视教育,为了给当时的读书人提供一个学习上进的场所,就在街道北侧修建书院,命名为“天中书院”。当时的天中书院有正堂7间,拜厦3间,后殿3间,另有寝房、厨房、大门、二门若干间。

书院建成后,郑州及周边的文人学子慕名而来,人数多时达千人,一时名动天下。

可惜的是,书院未能逃过明末频仍的战乱,战火中墙壁倾颓,沦为荒芜。清乾隆十年(1745年)春,郑州知州张钺重整书院,但规模不大,仅略微修缮一下。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郑州知州王宪在书院基础上修建南公馆,作为下榻之所。

清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王成德迁建位于文庙西侧的东里书院,新址就选在旧书院街南公馆内。当时重建了照壁1座,门房3间,讲堂5间,东西楼房各3间,斋房各5间,还有其他房屋若干间,使天中书院恢复了初期的规模。

合并和重修后的天中书院吸引了许多读书人来此求学,沉寂多年的街巷里重新响起了琅琅书声。这条古街就有了一个诗书味十足的名字——书院街。

获新生 老巷依旧新校兴起

数百年前街巷上兴修书院,学校地点没变,办学传统一直沿承至今。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在书院基础上设立郑州中学堂,此举开创了郑州中学教育的先河。

1924年原中学堂改建为郑县县立中学,1929年改名为郑州市立初级中学。1931年改办为私立明新中学,至1941年学校共有8个班564名学生。明新中学在校容校貌、教学设施、师资水平等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成为饮誉一方的名校,当时郑州的青年学生都以能到明新中学读书而自豪。

1949年郑州市人民政府把当时的市立一中、二中、三中和私立明新中学高中部合并而成郑州市立高级中学,当时仅有7个班学生249人。1953年3月,改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郑州市一中)。同年9月,郑州市一中迁出书院街,成立了纯招女生的郑州第八初级中学,时称“女八中”。1956年改名为郑州市第三中学,为完全中学,时称“三完中”。

1958年8月学校定名为郑州市第十中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郑州十中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仅1978年~1981年考取清华、北大、人大、西安交大等重点院校的学生多达40名以上。

1985年5月郑州十中改为郑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又被定为综合高中试点学校,恢复郑州十中校名。目前郑州十中和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前身为三职专)并存一校,是融高中和中专优势为一体的新型学校,有36个班近2800余人。

“当时我们也上早晚自习,校门就在今天十中校门往东一点,校门还是圆的花园门,门前有土台阶,进门有假山,两边还有厢房”,68岁的孟宪森回忆说,其祖上就居住在书院街,郑州十中是他的母校。

生于斯长于斯的他看着每天街道走过的学生们,老人的脸上总是浮出浅浅的笑意,眼里流露出些许欣慰。

经变革 土路浇水泥破屋变瓦房

今天脚下是平整的水泥路,而上个世纪很长时间里,书院街的居民们每天走过的都是一条土路。

“晴天还好说,一下雨路就难走了,要穿雨靴、胶鞋”,78岁的马根发说。他1963年搬到书院街居住,直到1966年路面才铺上沥青,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路边竖起了电线杆,“那种木头的线杆,灯罩下安个灯泡,不像今天的路灯那样漂亮,不过那就强多了,晚上不用摸黑走路了”。

马根发回忆说,那时候街道东边是大片的菜地,紫荆山路还没修,居民远没有今天多,房子几乎清一色是灰砖灰瓦的旧式民居,沿街没有什么门面店。

眼前街巷两旁的红砖楼院在周围高层建筑的衬托下已经显得破旧,当年青砖灰瓦的景象只能在追忆中寻找。“随着家里人口多起来,原有的住房远远不够住,上世纪80年代居民纷纷翻建房屋”,52岁的李中武年轻时在一家单位当货车司机,家里盖房时还到荥阳拉过砖瓦。四合院盖成后,上百年的李家祖宅仅存东厢房院、两道门房,门房经过风雨剥蚀很难辨清本来面目,几块石碑或做了墙砖,或做了地板石。

同为书院街老住户,孟宪森家的两层红砖楼院是改革开放后全家人卖面包盖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书院街的居民渐次用上了电灯、蜂窝煤,告别了煤油票、煤证,居民家里的家电也突破了“手电筒、收音机”的格局,添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居民的生活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静静地流淌着。

“你们年轻人体会不到用井绳一桶一桶从井里打水的不便”,61岁的张礼成笑着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街上的居民吃水靠两口井,直到70年代中期后居民吃上了自来水,但只有两个水龙头大家共用,每家每户还要出门挑水吃,夏天用水多,接水还要排队,而居民节约循环用水的习惯也保留至今。80年代后自来水通到了居民家中,居民家用来储存水的大缸才下岗。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